闪闪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闪闪言情 > 二战那些事儿 > 第154章 血色珊瑚礁

第154章 血色珊瑚礁

,能让登陆艇直接冲上沙滩。

事实将证明,这两个假设,错得有多么离谱。

在贝蒂欧岛上,等待美国人的,是日本海军一位经验丰富且极其顽固的指挥官——柴崎惠次海军少将。他和他手下的4800多名官兵,已经将这座小岛,变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死亡堡垒。

柴崎的防御理念,与之前许多战役中的日军指挥官不同。他根本不相信什么“纵深防御”,把敌人放进内陆再打。他的战术思想非常明确和残酷:在水际线歼灭敌人。

他要把每一寸海滩,都变成绞肉机。他要在美国人踏上贝蒂欧岛的沙滩之前,就把他们全部杀死在水里。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柴崎指挥着手下的工兵和从朝鲜征召来的劳工,进行了长达数月的疯狂建设。

海上障碍:在环绕小岛的珊瑚礁盘上,他们布设了成排的混凝土四角锥、交叉的铁丝网和大量的水雷,旨在破坏和迟滞登陆艇。

海滩防线:在海滩上,他们用粗大的椰子树干,修建了一道高达1.5米的海堤。这道海堤,不仅能抵御炮火,更能有效地阻挡美军的车辆和坦克。

内部网络:海堤之后,是密如蛛网的交通壕、地下掩体和钢筋混凝土的碉堡。这些工事彼此相连,形成了一个立体的、打不烂的防御网络。

柴崎在岛上配置了惊人的火力。

重炮:他有14门岸防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部署在岛屿四周的4门从新加坡缴获的、英制维克斯203毫米巨炮。这些炮,是日俄战争时期的老古董,但威力依然巨大。

碉堡:全岛密布着约500个机枪碉堡和火力点,大部分由钢筋混凝土和厚厚的沙袋构成。其火力经过精心设计,可以交叉覆盖每一片海滩和接近路线。

坦克:他还拥有一个坦克分队,装备了14辆95式轻型坦克,被他当作移动的火力点使用。

看着自己亲手打造的这座堡垒,柴崎惠次充满了绝对的自信。他对部下发表了那句着名的豪言:

“一百万美国人花一百年,也攻不下塔拉瓦。”

这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他对自己防御体系的真实信心。他相信,他已经把这座小岛,变成了一座人类工程学上的奇迹,一座“百年不破”的要塞。他将在这里,等待着美国人的到来,并给予他们最惨痛的教训。

1943年11月20日。黎明,美军舰队的万炮齐发,拉开了血战的序幕。

天还没亮,美军的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就开始对小小的贝蒂欧岛,进行猛烈的炮火准备。在接下来的近三个小时里,超过3000吨的炮弹,倾泻在这片狭小的土地上。从远处看,整座岛屿都被浓烟和烈火所笼罩,仿佛已经被从地球上抹去。

美军的炮击,虽然声势浩大,但大部分都是高爆弹,对日军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造成的伤害非常有限。而且,由于协调失误,在舰炮射击和飞机轰炸之间,出现了一个致命的“空窗期”,让日军得以从容地回到战位,等待着登陆部队的到来。

炮击的失利,已经是个坏兆头。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美军的情报部门,根据有限的资料,乐观地估计登陆时的潮水深度会有5英尺(约1.5米),足以让他们的lcvp登陆艇(俗称“希金斯艇”)越过珊瑚礁。

但20日当天的潮汐,是反常的小潮。实际的水深,还不到3英尺(约0.9米)。

当第一波登陆艇冲到距离海滩约500米的珊瑚礁边缘时,它们全部发出了刺耳的摩擦声,然后一艘接一艘地搁浅了。

只有履带式的两栖登陆车lvt(绰号“鳄鱼”)可以勉强越过礁盘,但它们的数量太少,而且装甲薄弱。

登陆计划,在这一刻,已经彻底崩溃。

登陆艇上的海军陆战队员们,别无选择。他们只能跳进齐胸深、甚至没过脖颈的海水里,在毫无掩护的情况下,向着500米外的海滩,艰难跋涉。¢微`趣^小!说? \免!费.阅-读¨

在他们面前,是柴崎精心设计的死亡火网。

日军的机枪、迫击炮和火炮,同时开火。子弹像冰雹一样,在水面上扫出一道道涟漪。炮弹在人群中爆炸,掀起冲天的水柱和残缺的肢体。这段原本只需要几分钟的距离,变成了一条漫长、血腥的死亡之路。无数年轻的陆战队员,还没来得及踏上沙滩,就倒在了冰冷的海水里。

少数幸存者,挣扎着爬上了海滩。但他们发现自己被死死地压制在日军那道高大的椰木海堤之下,动弹不得。大部分的电台在涉水时损坏,与后方的联系中断。建制被打乱,伤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