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闪闪言情 > 二战那些事儿 > 第148章 解放乌克兰

第148章 解放乌克兰

夜中,曳光弹像一道道血红色的鞭子,疯狂地抽打着突围的人群。

这是一场毫无秩序的、地狱般的溃败。大部分德军士兵,在乱军之中,被苏军的炮火和机枪成片地屠杀。只有极少数幸运儿,成功地逃出了重围。而指挥这次突围的施特默尔曼将军本人,也在混战之中,中弹阵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军在科尔松会战中,取得了完胜。据战后统计,被围的6万德军,超过半数被歼灭,约18,000人,在弹尽粮绝之后,被迫放下了武器,向红军投降。,飕¨搜*小-税?徃_ .罪¢歆.漳-截-庚?芯~快+

科尔松口袋的覆灭,使得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北翼,彻底崩溃。而这次惨败,也彻底激怒了希特勒。1944年3月,他一纸令下,将他曾经最为倚重的两位沙场老将——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元帅和a集团军群司令克莱斯特元帅,双双解职。由更崇尚“坚守不退”战术的莫德尔元帅和希特勒的嫡系费迪南德·舍纳尔,取而代之。

这位被西方军事史家誉为“战神”的曼施坦因,在东线战场上,那充满了智慧与悲剧色彩的最后闪光,就此黯然落幕。

科尔松会战的结束,以及泥泞季节的加剧,让德军高层,产生了一种错觉。他们普遍估计,苏军在经历了整个冬季的连续攻势之后,也已是强弩之末,前线在短期内,应该不会再有大规模的战役行动了。

然而,他们严重低估了苏联最高统帅部的决心和战略组织能力。事实上,一个规模更为宏大、也更为致命的春季总攻,正在泥泞的掩护下,秘密地筹划着。

斯大林下令,将苏联红军当时所拥有的全部六个坦克集团军,都秘密地调集到了乌克兰的各个方面军战线之上。同时,苏军还采取了周密的、大规模的佯动和无线电欺骗,成功地迷惑了德军的侦察。

不过在1944年2月29日,正当苏军在乌克兰中部合围德军的战役接近胜利之时,第1乌克兰方面军司令员尼古拉·费多罗维奇·瓦图京大将,在一次视察部队途中,不幸遭遇意外。

那天,瓦图京乘坐吉普车,前往切尔卡塞方向的前线集群指挥所,途经维诺赫拉多夫地区(现乌克兰中部)。他的车队被乌克兰民族主义游击队(乌克兰起义军,upa)突然伏击,瓦图京在枪战中身负重伤,腿部和髋部多处骨折。

这个乌克兰民族游击队是乌克兰境内的极端民族,觉得乌克兰应该独立,这个组织打德军,也打苏军。

由于当时战线前移迅速,交通与医疗条件都极为有限,瓦图京被紧急送往基辅治疗。然而深部枪伤导致了严重感染。经过40多天的抢救,他仍未能脱离危险。

1944年4月15日,这位年仅43岁的方面军司令员,因败血症和创伤并发症,在基辅与世长辞。

因此瓦图京就成了苏军中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将领。而接替瓦图京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的是朱可夫。

1944年3月4日,拂晓。 在德军还在享受着泥泞季所带来的“短暂沉寂”之时,一场代号为“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夫策攻势”的战役,由代理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的朱可夫元帅,骤然发动了。

密集的炮火,再次撕开了德军的阵地。随后,苏军的三个坦克集团军,如脱缰的猛虎,突入了德军的防线。由于初春的融雪,道路泥泞不堪,德军的兵力调动,比冬季时更为迟滞。而苏军,对此早有准备。他们为坦克和汽车,大量地配发了履带式的拖车和牵引设备,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装甲集群的机动能力。

在短短数日之间,苏军的装甲洪流,席卷了数百公里。德军整个南翼的防线,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瞬间土崩瓦解。

朱可夫元帅的这记重拳,不偏不倚,正好打在了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的后方要害。由汉斯·胡贝将军指挥的这支德军精锐,被苏军的快速穿插,压缩和包围在了布格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的一块狭窄区域内。

3月21日前后,苏军攻占了该集团军最重要的补给中枢——切尔诺夫策。胡贝的第1装甲集团军,彻底陷入了孤立无援的险境。3月28日,苏军完成了对胡贝集团军的合围,形成了一个规模堪比科尔松的、被称为“胡贝突出部”的巨型口袋。

这一次,连希特勒,也终于从他那“固守阵地”的幻想中,清醒了过来。在曼施坦因被解职前,最后一次据理力争之下,他破例地撤销了“不许撤退”的死命令,并调派了精锐的党卫军第2装甲军,从外部增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