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位于中点的一处所在。而在此处营中,魏军所遗留的甲胄、物资愈加多了起来。
全琮此刻几乎已经能够笃定,魏军自十月以来,定是以弱兵在广陵左近与大吴进行对峙。不作他想,全琮当即遣人向西,令孙权率军急速朝此赶来。
到了一月三日的这个晚上,从全琮和孙权的视角来看,堂邑城中留有一千士卒、其余三千士卒由将军留赞率领守在堂邑城东二十里处的营寨中。下午刚占的此处营寨及左近已经有了三万兵力。
而五十里外的广陵城,约五千水军和孙韶的万人正朝着彼处进发。
离江如此之近的战场上,已经聚集了吴国近五万劲卒。对于吴军来说,这几乎是最适宜他们用兵的战场了。倚多为胜,这本就是兵法正道。
冬日的中渎水并不适合漕运,魏军不可能在此布下重兵。这也给了孙权和全琮再度进军的胆气。
一月四日清晨,吴军再度向广陵进发。
当下午时分,吴军摸到了广陵故城之外,当全琮本部作为前锋轻而易举的进了城后,赫然发现这座残破的城池已经是个空城了。
全琮所部在城池最中间的一处,发现了魏国皇帝的更多随行物品。而且在营帐之中的桌面上,还赫然放着一个用火漆封好的木匣,上面贴有白纸,写着‘吴王亲启’四字。
纵然全琮想要帮孙权解忧,此刻也无能为力。涉及到魏国皇帝和自家皇帝之间的事情,还需孙权本人来为。
待孙权本人来此,脸色铁青的看到此木匣后,才命胡综拆开、将文书递给自己来看。
映入眼帘的依旧是熟悉的曹睿手迹:“敕吴王,见字如晤。朕领弱兵万人在广陵等候吴王多时,久待不至,故而令虎贲之士从荆州大出。久闻诸葛子瑜素不善战,吴王读信之时,江陵当已成为朕掌中之物。朕不与吴王会猎姑苏,会猎于南郡如何?”
孙权读完这封并不长的信件之后,一时只觉血气上涌,左手扶额站立不稳,旁边的全琮见状急忙扶住,只恐孙权出了万一。
“子璜,你我君臣都被魏国诓了!”孙权咬牙切齿道:“莫要在此处多逗留了,去救朕的江陵、去救朕的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