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闪闪言情 > 一目了然 > 第111章 私下盘算

第111章 私下盘算

此时的曹真已经全无方才的玩笑模样,束手立在曹睿侧前方,神情睥睨,眼神也逐渐凌厉了起来。/搜,嗖`小`税+徃? ?首^发/

“诸位。”曹真道:“今日是太和九年的第一日,年节要庆,岁首要贺,由我这个大将军来说几句不应景的话。伐吴之事乃是国战,该如何去做,朝廷自有调派,但诸位若有骄纵之心、若有轻敌冒进之意、若有放纵懈怠之想,从此刻就该自省一二。”

曹真绷着一副面孔,左右打量着:“今日在场之人,除了扬州州里的两位从事,其余尽是两千石,至少也都是个关内侯的爵位。国家之事就是我等私人之事,休戚与共,荣则同荣、损则同损,这般道理诸位都应记下。”

“待今日议事过后,与你们来说便是战时了。实际上,满征南在襄樊、夏侯平南在江夏、桓镇北在皖城,三将早已出兵向南,此时此刻已经接战。战时就要有战时的规矩,从本大将军以下不论是谁,若有怠政、畏战、听令不从及违背各项军法、制度,都是国家罪人,所有事情都要以军事为先!”

继于曹真之后,司徒陈群也站了起来。

虽说自从太和初年以来,司徒陈群已经从曹睿身边的决策圈子里淡出。可即使不参与大政方针的决策,陈群是三公之一的司徒,常年的封疆大吏,加之陈群又为此番出军的总军法官,故而群臣愈加严肃。

“我只说一句。”陈群缓缓说道:“若有违背军法、延误军机战事者,皆从重处罚,非只军中,所有臣子尽皆通用。\2.c¢y,x~s?w-.?n¨e-t/”

众人凛然。

随着一项项的军事、后勤、调度事宜安排下去,众人走到宫门处领了年礼之后渐渐散去。将军们各自回了军中,他们还有自己的下属需要激励。

司马懿以公事为由,请了蒋济来到尚书台的官署中。蒋济掩上门后,司马懿示意蒋济坐在自己身旁。

“子通,”司马懿轻声叹道:“待大将军督军出征之后,陛下是肯定随在大将军军中的。你为扬州刺史,我为尚书台之任,我们该随军前行还是坐镇寿春,如今陛下还没给个说法。”

“哦?”蒋济挑眉问道:“仲达没问过陛下?”

司马懿撇了撇嘴:“问过了,陛下说还未定下。此事你怎么看?”

蒋济想了几瞬:“此事当这样来算。距离出兵还有十日之久,就算再晚个五日、六日决定,应也不会误了国家之事。陛下必然有迟疑之处。”

“迟疑在何?”司马懿问道。

“其一是后勤。”蒋济双腿岔开,姿态颇为随意:“这么多年陛下每次出征,必用仲达随军总揽庶务。但扬州处就有十五万大军出征,军资调度更是庞杂,似乎用你在寿春更好。”

司马懿默不作声。`幻.想!姬′ ?最-歆~漳^结\哽+鑫¢快!

“其二……”蒋济刚一开口,就猛然睁大眼睛,坐正了身体看向司马懿:“仲达,你说陛下是怎么想的?”

司马懿冷笑一声:“是啊,怎么想的?”

“我看你这个扬州刺史最近万事不愁啊!想事情都变得鲁钝了许多。陛下扩了扬州的疆域,将丹阳、吴、会稽三郡都归了扬州,还许了你继续任职,还将建业做了你的新州治。”

蒋济有些尴尬,讪笑一声:“仲达,我只是公事繁忙。”

司马懿道:“黄初七年,九年之前,当时陛下原话是怎么说的?”

“这总不至于忘的。”蒋济认真回忆了几瞬:“首功者以一郡之地封王,首功以下的主将若无差错可以一县之地封王,转运后勤有大功之人亦可此封。其余有功重臣可以封公。”

司马懿又问:“按照朝廷如今的分派,若是大胜,谁能算首功?太和年间国家并无一败,这种话可以问得。”

“曹真……曹真肯定不算的。”蒋济微微眯眼:“他这大将军几乎是虚的,无甚功绩。但以他宗室之故,若要封王,肯定将他以主将的名头算上。”

“这便是一人了。”司马懿轻哼一声。

“夏侯儒、桓范二人不过偏军,最多封个县侯。陆逊是吴国降臣,又算不得主将……”蒋济看向司马懿:“陆逊能封公?”

“或许吧。”司马懿道:“近些年我也愈加琢磨不透陛下的意图了。伐吴之事做的坚决,可陛下与孙权本人之间又时常暧昧,又有孙昭仪在后宫。简而言之,为了安吴国降臣的心,陆逊此人多半是会被抬上来的,只是抬高到什么程度就不清楚了。”

“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