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雨山上的菇子野菜就疯长,正好挖回去能晒晒,然后切碎做包子馅用。
山上林子密,道路两旁也开出了很多不知名的小花,放眼望去,郁郁葱葱,很是漂亮。
燕子在前头带路,耳朵边还别着一朵紫色的小花。
“嫂子,这里野菜多,咱先在这挖吧。”
曹宁宁喘着粗气,顺着燕子手指的方向看到一大片贴着地皮长的马齿苋。
“呦,这么多马齿苋呢。”
这段时间村里人都忙着地里的事,很少有人跟她们一样上山打野。
不到一会儿,两个人的背篓里就装满了还有马齿苋和没有老的荠菜。
现在的马齿苋嫩的一掐就能冒出水来,回去先用开水烫好晾干,可以放很长时间。
剁碎了包个饺子还是包子馅儿什么的也很绝。
她们运气好,挖马齿苋的时候又碰到了一大窝还没老的牛肚杆菌。
一朵接着一朵,纷纷收入篮子里头。
青梅村附近的这一片山其实都不算高,面积也算不上特别大。
但是因着附近的居民平时几乎都是靠种地为生,只要不碰上灾年,山上的物产还是相当富裕的。
曹宁宁用脚踩烂几窝白色杆杆顶着红色帽子的毒蘑菇,她怕被人捡回家吃了中毒。
刚好正准备回去的时候,她又看到一丛黑色的东西。
“那么一大片,估计是木耳。”
“燕子我们过去看看。”
跟着曹宁宁,两个人赶紧跑过去瞧了瞧。
好家伙,两三颗烂掉的木头上面黑压压乌云似的长满了木耳。
走近再一看旁边斜坡的苔藓地上,贴着草地的地面,面还长着大片的地皮菜。
都是黑乎乎的一大片。
“嫂子,这东西比村里的狗还要黑,真的能吃么?”
曹宁宁笑了笑,伸手就去摘木耳。
木耳软乎乎肉质很厚,一大朵一大朵紧紧贴着树干长着:
“这叫黑木耳,直接拿回家炒着吃还是凉拌吃都行,晒干的话又能放很久很久。”
“吃的时候在往温水里一泡,又跟新鲜的一样。”
燕子听嫂子说能吃,也蹲下身去捡木耳。
“嫂子,这个东西也能晒干了吃么?”
曹宁宁看着燕子手上抓了一把地皮菜,整只手还黏糊糊的。
“这个贴地长的叫地皮菜,晒干就没了,摘下来就要趁新鲜的时候快点吃掉口感才好。”
燕子一听地皮菜不能晒,所以就没摘那么多。
曹宁宁看着倒在地上的木头桩子,想了想,要不干脆直接抱几个木头桩子回去,就放在水缸旁边,搞个麻袋盖着。
兴许也能在长出木耳来,要是真的长出来,后面也就不用往山上跑这一趟了。
木耳切丝,然后配一点点肉馅放一点辣椒可以搞个鱼香肉丝馅的。
两个人哼哧哼哧着,尽可能多抱几截木头桩回来。
回来的路上碰上了六婶,曹宁宁跟她聊了几句。
她发现六婶肉眼看上去人瘦了些,脸上气色也好些了,整个人精神也好不少。
曹宁宁叫六婶等地里忙完这段时间后再来复诊一次。
晚饭是曹宁宁做的,一个凉拌木耳,一个鸡蛋炒地皮菜。
新鲜的木耳清洗后焯水切丝,拍了几颗蒜头,又放了一颗辣椒,淋上烧热的菜籽油,再加一点点生抽跟醋,香的让人流口水。
热锅下油,打散的鸡蛋先炒好备用。
家里的鸡蛋都是自家自家母鸡生的,个头虽然不大,但是属于正宗土鸡蛋,蛋黄很黄,炒出来很香很香。
曹宁宁心里再次感叹,这才是正宗农家土鸡蛋啊。
鸡是自己的喂的,蛋是亲自炒的,这不比之前在超市架子上几十块钱一份的精品土鸡蛋好吃?
主食是灰面里头掺的一点白面做的窝窝头。
一家人看着桌子上两盆黑乎乎的菜,也没太大的波澜。
毕竟全家人都晓得,曹宁宁读过书知道的多。
知道是她说能吃,那就一定能吃。
“这个黑乎乎的东西又香又脆还下饭。”
庆庆夹了一筷子地皮菜后说道。
“来,吃点鸡蛋。”
曹宁宁看着她可爱的模样,给她夹了一筷子鸡蛋到碗里。
然后又给静静跟萍萍一人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