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代汉”二字经桑浆浸泡,已显露出“戴汉”真意;许昌青年将刘备所赐的“兴汉锄”改造成粮叉,叉齿刻着“耕”,叉柄雕着“战”,组合起来正是“丰”字变体。
子时,总仓四角燃起“归一篝火”。火焰中,曹操的“魏王剑”残片与刘备的“兴汉弩”断弦同时化铁,被匠人铸成“天汉鼎”——鼎身刻九州桑田图,鼎足铸“曹”“刘”“民”三字,鼎腹中空,正可容纳天下混粮。阿蝉以桑天琴击节,众人围着篝火唱起新编的《桑田歌》,歌词混着各地方言,却在副歌处齐呼“汉土无界,桑天归一”。火光映着曹操与刘备的脸,两人忽然发现对方鬓角都添了桑霜,却在彼此眼中看到了比火光更炽的光。
建安十一年冬,当第一车“天汉粮”运往荆州时,拉车的骡马都披着“汉魏”双色鞍鞯,马蹄铁刻着“通”字,踩在雪地上竟踏出连贯的“归”字脚印。刘表望着粮仓中混种的“天命粮”,案头的“代汉”龟甲突然迸裂,露出“永汉”腹甲;孙权抚摸着新得的“归一雀”羽毛,见羽纹在月光下竟化作“吴”“汉”合文,不禁对周瑜叹道:“原以为曹刘相争,是桑海燃烽火,却不知他们早把刀兵锻成犁铧,在人心深处耕出了新汉土。”
是年除夕,刘备与曹操收到同一方“桑天印”。印面分刻“汉相”“魏王”,印钮却是交缠的桑枝,印泥用徐州桑蜜与许昌麦饴合制。当两人同时在“天汉总仓文书”上用印时,两道印泥竟自动交融,在绢帛上洇出完整的“汉”字朱痕。与此同时,总仓的“天汉旗”被夜风吹展,两半旗面在空中完全重叠,化作一面纯金的“汉”字大旗,旗下的桑田雪原,正泛着孕育新生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