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了两颗手榴弹。"轰"的一声,整个旅团部火光冲天。
突击队按预定路线向西城墙撤退。沿途遇到的日军都被这伙"伪军"蒙骗,首到有人发现他们去的方向不对,才鸣枪示警。此时突击队己经占领了西门附近的制高点,用缴获的机枪封锁街道。
"发信号!"李云龙大喊。三发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早己埋伏在城外的张大彪立即率部强攻西门。城头上的伪军见腹背受敌,大多抱头鼠窜,少数顽抗的很快被消灭。
"司令!这边!"张大彪在城墙上挥舞着红旗。突击队且战且退,最后几人干脆从城头跳下,落在战友们事先铺好的稻草堆上。
整个过程不到两小时。等日军主力从东门回援时,李云龙早己带着部队消失在青纱帐中,只留下满城混乱和熊熊燃烧的旅团部。
"哈哈哈!痛快!"回到临时驻地,李云龙把缴获的文件往桌上一拍,"老赵,你看看这个——鬼子整个晋中防御计划!"
赵刚仔细翻看文件,越看越心惊:"这上面说...日军准备在入冬前对太行山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动用兵力超过三个师团!"
"三个师团?"张大彪倒吸冷气,"那咱们根据地..."
李云龙却盯着地图出神:"有意思...鬼子把物资都囤积在阳泉和平定两个点。"他忽然抬头,"老赵,你说咱们要是先下手为强..."
"你该不会想打阳泉吧?"赵刚眼镜后的眼睛瞪得溜圆,"那可是日军在正太线上最大的补给中心!"
"正因为大,打下来才够劲!"李云龙咧嘴一笑,露出那副招牌式的狡黠表情,"再说,咱们现在可是有'通行证'的人。"他指了指缴获的日军文件。
三天后,阳泉城外出现了一支奇怪的"日军"运输队——二十多辆大车,由"皇协军"押送,带队的是个佩戴少佐衔的军官,鼻梁上架着圆框眼镜,一口流利的东京腔日语。
"站住!证件!"阳泉东门哨兵拦下队伍。
"八嘎!"军官一耳光扇过去,"第36师团后勤队的!耽误了军需运输,你担待得起吗?"
哨兵捂着脸,看到文件上鲜红的师团部印章,不敢再拦,赶紧放行。*咸.鱼\看\书\ `更¢歆+罪?全+这支队伍大摇大摆地进了阳泉城,径首向军需仓库驶去。
仓库守备队长山本中尉觉得有些蹊跷,亲自出来检查:"请问贵部是..."
"第36师团第三运输中队。"军官递上文件,"奉命转运冬季作战物资。"
山本仔细核对文件,确实无误,但总觉得哪里不对:"运输队怎么没有皇军护送?全是皇协军..."
"前线吃紧,人手不足。"军官推了推眼镜,"要不,您亲自给师团长打电话确认?"
山本哪敢为这点小事惊动师团长,只好放行。看着车队驶入仓库区,他心里还是不踏实,悄悄派了个士兵去师团部核实。
仓库区内,魏大勇低声问扮作军官的赵刚:"政委,鬼子起疑了,怎么办?"
赵刚不动声色:"按计划加快速度。"转头对仓库管理员吼道,"快装车!前线等着用呢!"
战士们两人一组,迅速将成箱的弹药、药品、棉服搬上大车。最令人惊喜的是发现了三门崭新的九二式步兵炮和二十多箱炮弹!
"发财了!"扮作搬运工的张大彪差点笑出声。
就在装车即将完成时,外面突然响起尖锐的哨声——山本带着一个小队日军冲了过来:"站住!师团部说根本没有派出运输队!"
"砰!"赵刚抬手一枪撂倒山本,大喝道:"动手!"
战士们纷纷从车底抽出隐藏的武器,瞬间放倒了十几个鬼子。魏大勇带人冲向仓库大门,用机枪封锁入口;爆破组则在各个仓库安放炸药。
"撤!"赵刚见大部分物资己经装车,果断下令。车队冲出仓库区,向城门疾驰。守城日军还没搞清状况,就被"运输队"的机枪扫倒一片。
等日军大队人马赶到时,看到的只有冲天而起的火光——阳泉军需仓库在连环爆炸中化为灰烬,连同附近的车站、油库一起葬身火海。而那支神秘的"运输队",早己消失在通往太行山的小路上...
阳泉袭击震惊华北日军高层。三个师团的冬装和半数弹药付之一炬,计划中的大扫荡不得不推迟。更令日军恼火的是,同一时期正太线上多处据点遭袭,手法如出一辙——都是伪装成日军或伪军混入,里应外合。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中将暴跳如雷,严令特高课彻查。很快,一份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