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闪闪言情 > 铁血战魂:李云龙纵横三战 > 第42章 淬火砺刃

第42章 淬火砺刃

临江根据地的清晨被一声尖锐的哨响划破。^s^a?n?g_b/o\o+k!.`c?o·m?李云龙披着棉袄冲出屋子,迎面撞上满脸兴奋的段鹏:"团长!兵工厂成了!老王他们试爆成功了!"

远处山谷里腾起的烟柱还在缓缓上升,李云龙连扣子都顾不上系,跟着段鹏就往山沟里跑。转过两道山梁,只见十几个兵工厂的老师傅围在个塌陷的土窑前,个个脸上黑一道白一道,却笑得见牙不见眼。

"李团长!"满脸烟灰的王技师举起个铁罐,"按您给的配方,硝化棉炸药成了!刚才那声响,抵得上三斤TNT!"

李云龙接过铁罐细看。这种土法制作的硝化棉虽然纯度不高,但比八路军原来用的黑火药强了不止十倍。最妙的是原料简单——棉花、硝酸和硫酸,根据地都能自给自足。

"装填手榴弹试过没?"

"试了五发,破片能达到八十多片!"王技师指着远处炸得千疮百孔的靶桩,"就是稳定性还差些,受潮容易失效。"

"加蜂蜡密封。"李云龙想起现代炸药的稳定工艺,"再试试掺点木粉调节燃烧速度。"

正说着,赵刚带着个陌生军官匆匆赶来。来人三十出头,一身八路军装束,却戴着副金丝眼镜,举手投足透着股书卷气。

"老李,给你介绍,这是总部派来的陈志超同志,南洋回来的军工专家。"赵刚特意加重了"南洋"二字,"陈同志在菲律宾参加过游击战,熟悉美军战术。"

李云龙握手时注意到对方虎口的老茧——这是长期持枪磨出来的,绝非普通技术人员所有。更奇怪的是,陈志超的眼镜腿上有道细微的刮痕,形状酷似美军M1卡宾枪的撞针划痕。

"久仰李团长大名。"陈志超的普通话带着古怪口音,"听说你们刚缴获了德军铀矿资料?我在马尼拉见过类似项目。"

这话让李云龙心头一紧。1942年的菲律宾怎么可能有核项目?除非...此人去过未来的马尼拉!

"陈同志见多识广啊。"李云龙假装漫不经心地试探,"不知道对日军在太平洋的防御体系有什么高见?"

陈志超推了推眼镜:"日军岛礁防御有个致命弱点——过分依赖永备工事,缺乏纵深机动力量。美军跳岛战术就是专打这个七寸..."

他开始详细分析日军在瓜岛、塔拉瓦的布防缺陷,甚至精确指出某些地堡的射击死角。李云龙越听越心惊——这些战役在1942年根本还没发生!

"老李,陈同志建议我们开设特训班。"赵刚递过一份教案,"正好配合猎鹰小队的组建。!看!书_屋-小*税*惘+ `勉.费\岳-黩/"

李云龙扫了眼教案,内容赫然是现代特种作战的雏形:小组渗透、精确狙击、爆破突袭...只是用这个时代的术语做了包装。他不动声色地点头:"太好了,明天就开始训练。"

等赵刚领着陈志超去安排住处,李云龙立刻叫来魏大勇:"和尚,今晚盯着这位'南洋专家'。特别注意他有没有异常举动。"

"李队怀疑他是..."

"山本的人。"李云龙眯起眼睛,"他知道的太多了。"

次日凌晨,天还没亮,尖锐的哨声就惊醒了整个营地。陈志超背着手站在操场中央,脚边堆满各式装备:"猎鹰小队全体,五公里武装越野!最后三名没早饭!"

战士们面面相觑——八路军虽然训练严格,但很少搞这种惩罚性训练。李云龙却第一个背起行囊:"都愣着干什么?执行命令!"

越野途中,陈志超的战术素养展露无遗。他选择的路线兼顾了隐蔽性和难度,途中还设置了穿越火线、绳索攀岩等科目。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看似文弱的书生,体能竟比许多老兵还强,始终跑在队伍最前面。

"有点意思。"李云龙喘着粗气对赵刚说,"不管他是什么来路,这套训练方法确实管用。"

下午的沙盘推演更加精彩。陈志超将根据地周边地形做成精细沙盘,用不同颜色的小旗代表敌我力量。他扮演日军指挥官,采取的铁壁合围战术让八路军干部们连连吃瘪。

"你的部队己经被压缩在这片山谷。"陈志超移动着代表日军的蓝旗,"炮火封锁所有出口,空中侦察随时发现突围企图。怎么办?"

参谋们议论纷纷,有的主张集中力量突围,有的建议化整为零。李云龙却盯着沙盘不语,突然拿起几个红旗,反向插在日军后方:"既然前面是铁壁,那就从后面开刀。"

他解释道:"派小分队绕到敌后,专打指挥部和补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