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第一场雪悄然而至,为杨村披上一层薄薄的白纱。~嗖¢艘`暁^税`蛧? /追·醉^歆·璋-节?李云龙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呼出的白气在清晨寒冷的空气中凝结成霜。他搓了搓手,目光扫过正在操练的战士们。三个月来,新一团的训练己初见成效,"三人制"战术被战士们熟练掌握,射击精度也有了明显提高。
"团长,您看这个!"张大彪兴冲冲地跑来,手里捧着一颗做工粗糙但结构完整的子弹。
李云龙接过子弹,仔细检查了一番:"复装成功了?"
"成了!按照您教的方法,回收的弹壳重新装填火药和弹头,试射了二十发,只有两发哑火!"张大彪黝黑的脸上洋溢着兴奋。
李云龙点点头,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自从上次伏击日军运输队缴获一批弹药后,他就开始筹划建立小型兵工厂。在现代军队服役的经验告诉他,没有稳定的后勤补给,再精锐的部队也难以持久作战。
"带我去看看。"李云龙跟着张大彪来到村后一个隐蔽的山洞。
洞口有哨兵把守,里面点着几盏油灯。五六个战士正在忙碌,有的在熔化回收的铅块制作弹头,有的在称量黑火药,还有的用简易工具整修变形弹壳。角落里,王铁匠正按照李云龙画的图纸打造一台简易压床。
"团长,您来了!"王铁匠擦擦汗,憨厚地笑道,"这台压床再有一天就能完工,到时候咱们一天能复装两百发子弹!"
李云龙拍拍王铁匠的肩膀:"老王,干得好!等打跑了小鬼子,我请你喝地瓜烧!"
检查完兵工厂,李云龙正准备回团部,赵刚急匆匆地找来:"团长,旅部急电!"
电报是旅长亲自签发的,内容让李云龙眉头紧锁——据内线情报,日军从太原调来一支特种部队,专门针对八路军指挥机关实施斩首行动,新一团很可能成为首要目标。
"特种部队?"赵刚疑惑地问,"小鬼子也有特种兵?"
李云龙冷笑一声:"山本特工队,清一色德国训练出来的精锐,装备精良,擅长夜间作战和偷袭。"
赵刚惊讶地看着李云龙:"团长,您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李云龙这才意识到又说漏嘴了,赶紧圆场:"上次救出的情报员同志说的。赵政委,咱们得提前准备,这帮鬼子不好对付。"
回到团部,李云龙立即召集连以上干部开会。他在地上画出示意图:"山本特工队最可能采取夜间渗透战术,目标是我团指挥部。我判断他们会选择从后山悬崖攀爬上来,避开正面哨卡。"
干部们面面相觑,不明白团长为何如此肯定。李云龙没法解释这是原著剧情,只能强硬下令:"从今晚开始,指挥部秘密转移到村东头的老乡家,这里只留少数人做诱饵。一营在悬崖上设伏,二营隐蔽在村内,三营作为机动部队。"
会后,李云龙留下张大彪,详细交代了如何布置诡雷和陷阱。他教的都是现代反恐作战中对付特种部队的方法:将手榴弹挂在树上用鱼线做绊索,在必经之路挖陷坑并在底部插上削尖的竹签,甚至用日军遗留的毒气弹改装成定向雷。
"记住,所有陷阱都要做好标记,别伤着自己人。′如~雯_徃^ /首¢发?"李云龙特别叮嘱,"告诉战士们,发现敌人不要急于开火,等他们全部进入伏击圈再打。"
夜幕降临,新一团按照计划悄然布下天罗地网。李云龙亲自带着一个侦察班埋伏在悬崖上方,身上披着白布做伪装,与雪地融为一体。战士们静静地趴在雪地里,呼出的白气在眉毛和帽檐上结了一层霜。
凌晨两点,正是人最困倦的时候。李云龙突然感到一丝异样——悬崖下方传来极轻微的金属碰撞声。他轻轻碰了碰身边的侦察兵,示意大家保持警惕。
月光下,十几个黑影如鬼魅般沿着悬崖攀爬而上。他们动作敏捷,装备精良,头戴德式钢盔,胸前挂着MP38冲锋枪。领头的军官手持一把武士刀,正是山本一木。
李云龙屏住呼吸,看着这些日军特种兵悄无声息地翻上悬崖。他们训练有素地散开,两人一组向村子摸去。最前面的尖兵突然绊到一根几乎看不见的鱼线——
"轰!"挂在树上的手榴弹爆炸了,两名日军特种兵当场被炸飞。
"打!"李云龙一声令下,埋伏在西周的战士们同时开火。
日军特种部队不愧是精锐,遇袭后迅速寻找掩体还击。他们的冲锋枪火力凶猛,压得八路军一时抬不起头。但李云龙早有准备,他一声呼哨,预设的陷阱接连被触发:陷坑、毒气雷、定向燃烧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