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读祭天诏书!”
蒙骜高声说道。
吕不韦听完,立即捧起祭天文书,迈向祭台,面向文武百官,准备宣读。
对大秦而言,这般隆重场合本应由宗室主持,但因二十多年前宗室冒犯了祖龙,自此被排除于权力核心之外。
这场封禅大典自然也不会有他们的份。
身为朝廷重臣、深受敬重的吕不韦担起了重任。”苍天在上,厚土在下”
,他高声诵读,“自古以来,中原动荡,诸侯割据,战乱频仍,兄弟阋墙,生灵涂炭。
此乱局千百年无人能解。”
“然而,苍天有眼,见世间秩序崩坏、百姓流离失所,降下天命之人,以改写这混乱局面。”
吕不韦接着念道:“嬴姓赵氏后裔嬴迟,为秦王的嫡长子,出身寒微,深知民间疾苦,自低微处起步,在乱世中崛起,安定国家,威震四方,开创了华夏统一的新纪元……”
听到这里,嬴迟满是困惑,疑惑地看向吕不韦和他的父亲祖龙。
按照惯例,封禅祭文应颂扬秦王的功绩,为何此时却在夸赞自己?
察觉到儿子的疑惑,祖龙回望他,微微一笑,没有回答。
祖龙心中暗喜:“这孩子总是要让我猜谜语,这次就让他试试吧。”
就在嬴迟尚未明白之际,祭文仍在继续。”嬴迟,监国太子,武安君,其治军理政的能力超越历代……承天命而行,引领华夏走向统一,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度量衡统一等政策……”
“十五字国策奠定了大秦根基,万世不移。
纵贯古今,炎黄族人再无后顾之忧。”
“苍天降福,此乃天意。”
“太子嬴迟之功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得天助,得民心,享万世尊崇。”
“今日。”
“于泰山之巅,祭告天地,彰显太子嬴迟之伟业。”
“祈求天地见证。”
吕不韦手持祭文,朗声宣读。
声音落下。
除九卿外的群臣皆显惊讶之态。
显然,这份祭天文稿让他们震惊至极。
自古以来,泰山封禅是前所未有的盛事,本应是当今天子歌功颂德,如今却成了太子。
这一变化令众臣深思。
“从此以后,”
“大秦即将改朝换代,”
“太子嬴迟将成为新的君主。”
章台宫中的臣僚得知此消息后充满期待。
嬴迟掌权后会给帝国带来何种变革,无人知晓。
但众人皆知,大秦将迎来巨大变迁。
祭文宣读后,
“迟儿,”
“当年为父曾说,”
一统六国、平定中原、寻觅慈母后,祖龙心中的宏愿已然实现。
“若非你鼎力相助,这一切断难完成。”
祖龙感慨万千。
“你的功绩,我绝不会抹杀分毫;同样,我的荣耀也将全部给予你。”
祖龙慈爱地看着嬴迟。
嬴迟心中波涛汹涌,父王的话语让他既激动又充满期待。
登临皇位后,嬴迟将全面掌控权力,不再有丝毫犹豫。
身份转变必将引发治国策略的重大革新。
还未等嬴迟回过神,祖龙已走到祭台前,环视群臣,远眺巍峨的泰山,仿佛天地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吾儿嬴迟,得上天庇护。”
祖龙语气坚定,目光转向嬴迟,充满慈爱与期望,“寡人承蒙天恩,养育此贤才。
今日将王位禅让于你,自此归隐。”
嬴迟震惊无比,即便早有预感,此刻依旧难以置信。
正值壮年的父王竟要将江山托付给他?
祭台下的百官同样惊讶,却无人开口。
他们知道,这次泰山封禅并非偶然,而是祖龙深思熟虑后的禅位大典。
“迟儿。”
祖龙神色严肃,“寡人已实现历代祖先遗愿,一统中原。
你可愿继承大秦基业,使国势更强,号令四方,开辟新纪元?”
祖龙凝视嬴迟,话语温柔却坚定,既有父亲对儿子的深切期盼,也包含对继承人的更高要求。
全场寂静无声,众人屏息等待,目光集中在祭台上,静静等待嬴迟的回答。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