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敬回应。
不久,大量∞果送上。
“琪儿,熙儿。”
“阴嫚,快来用餐。”
祖龙安然招呼。
“姑姑们。”
“有美味可享。”
“快去阿耶那边。”
听见有美食,赵钰琪立刻喊道,两个小童迈着短腿奔向祖龙,阴嫚等人随后。~咸~鱼/看\书^ +冕+费·岳^黩*
他们毫无拘束地享用起来。
祖龙也沉浸在儿女与孙辈喂食的欢乐中。
这种生活难得可贵。
赵迟坐在主位上,看着这一幕愣住。
这是何意?
自己本应悠闲休憩,为何成了这般模样?
“罢了。”
“秦始皇,算你厉害。”
“谁让你是大王。”
“我批。”
“出了事别找我,终究是你让我批的。”
无奈之下,赵迟只得继续批阅奏章。
尽管心中如此想着,每份奏章他依旧仔细审阅,完全按照自己的判断批阅。
时间悄然过去。
“这小子看似不靠谱,认真起来却还稳妥。”
“果然像我的儿子。”
“近来让他熟悉政务,加以指导,提升他的办事能力,日后相认更好。”
!“身为我的儿子,未来的秦储君,凡事都要优秀,否则如何统领天下?”
祖龙暗自欢喜,对赵迟更加看重。
将近午时,
章台宫外,冯劫与韩非至大殿前。
“臣冯劫。”
“臣韩非。”
“求见大王。”
二人高声禀报。
“进来罢。”
祖龙的声音自殿内传来。
冯劫与韩非随之步入章台宫。
甫入宫门,两人忽然驻足。
“这是何情况?”
冯劫与韩非目光掠过一丝惊疑,眼前的景象让他们一时无法平静。
赵迟端坐王座,审阅奏章;祖龙立于一旁,品尝鲜果。
“蒙毅所言无误,”
赵迟开口,“君上确实是大王之子,否则大王不会让他在此批阅奏折,这是为将来治国做准备。”
韩非目睹此景,想起昨夜在蒙府与蒙毅的对话,心中狂喜。
单凭蒙毅寥寥数语,韩非或许仍有疑虑,但亲眼所见,绝无疑问。
“大王如此厚待武安君?”
“竟让他参与奏章审阅?”
“莫非武安君是大王亲子?”
“纵使亲子,这般待遇也太过分了罢?”
冯劫心生疑惑,满腹不解,震惊之余再无他念。
赵迟举目,浅露笑意。
“何事?”
祖龙的目光扫向二人。
“大王,关于晋地赋税。”
冯劫回过神来,恭敬启奏。
作为治粟内史副手,他曾追随兄长冯去疾。
如今冯去疾掌管晋地事务,治粟内史的责任便落在他身上。
“讲。”
祖龙点头示意。
“晋地赋税与我秦帝国本土不同。”
“秦本土对民征收十分之一的税粮,而晋地高达十分之八。”
“晋地已归附我国,又刚经历战乱,是否可将其赋税调至与本土一致?”
冯劫谨慎请教。
赋税为国家根本,对大秦尤为重要。
无赋税,则军资粮草难以为继,朝廷运转也将停滞。
无论何时,税赋皆至关重要。
历史表明,一国税负过重,则衰亡不远矣。
然而,在这乱世中,诸国赋税并不繁苛,皆因战事所需。
每日都有众多百姓因饥寒而亡。
即使如今强大的秦帝国,粮食产量也有限,一旦遭遇天灾便岌岌可危。
加之秦帝国连年征战,虽统一后得以休兵,但对平民仍是重负。
或许如后人所言:
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虽让当代受累,却造福后世。
“若大王准许晋地赋税与本土相同,我们便可推行新策。”
韩非随后进言。
身为少府,他负责山泽池沼等杂税,而粮食财帛税收才是主营。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