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为大秦立下赫赫功勋,理应重赏晋职。”
蒙毅闻言立刻出列附议:“臣附议。”
韩非亦表示赞同。
随后,王绾、冯劫等满朝文武相继起身同声附议:“臣附议。”
“诸位所言极是。”
祖龙点头,“赵迟之功,堪称安定国家之功。”
“若不厚赏,寡人何以驾驭大秦?”
祖龙大笑言道。
赵迟的胜利不仅为他争取更多权力创造了机会,也是展现实力的绝佳时刻。
此战之功,祖龙决定广为宣传,让百姓皆知赵迟的丰功伟绩,进一步巩固其威名。
“拟旨。”
“赵迟灭魏,再立安定邦国之功。”
“现升赵迟两级爵位至关内侯,授予其统领赵、魏、韩三地军务之权,上述地区所有军务均由赵迟全权处理,必要时可先斩后奏。”
“赐黄金万两、布帛万匹,另赐宅邸一座,奴仆数千。”
“此外。”
“特赐‘武安君’封号。”
祖龙庄重宣读完毕,朝堂顿时议论纷纷。
即便众人早料到赏赐丰厚,但如此重奖仍令他们惊叹不已。
赵迟的爵位已升两级,距大秦最高爵位彻侯仅一步之遥。
祖龙授予赵迟“武安君”
的称号,这是极高规格的荣耀,象征着赵迟不仅在国内备受推崇,更在天下享有盛誉。
追溯过往,白起获封武安君,成为名震天下的秦帝国战神。
自白起辞世,此称号无人承袭。
纵览列国,也鲜有人能取得如此殊荣。
昔日秦攻赵,因李牧屡次挫败秦军,赵国曾尊他为“武安君”
。
时光荏苒,新时代中,大秦再度迎来自己的武安君——赵迟。
赵迟,这位新晋的武安君,凭借卓绝的军事成就,赢得了秦帝国内外的一致认可,奠定了稳固的地位。
他的威名将随岁月流传,成为后世敬仰的英雄。
“武安君。”
李思虽心中郁结,却也只能压抑情绪。
相较之下,蒙毅和韩非则深感欣慰,作为赵迟的得力助手,他们深知这份荣誉实属不易。
“诸臣尽忠,今欲册封赵迟为武安君,有何异议?”
祖龙目光如炬,环顾群臣。
众臣皆俯身称是:“陛下圣明!”
“速派快骑送旨至魏地,同时昭告天下,我秦已夺一城!”
祖龙喜形于色地宣布。
“吾皇英明!”
群臣齐声呼应。
此刻,王绾进言:“陛下,此次伐魏之战,王翦上将军功不可没,理应嘉奖。”
“确然!朕险些忘却。”
祖龙幡然醒悟,仰天大笑。
他对赵迟的成就深感骄傲,这份荣耀归于他最珍视的子嗣。
试问世间,谁能有祖龙这般杰出的后裔?无人能及。
祖龙心满意足,想起王翦助力赵迟灭魏之功绩,遂下旨行赏:“王翦辅佐有方,赐爵一级,五千金、五千布,奴仆千名。”
相较赵迟,王翦所得虽略逊一筹,但此战关键在于赵迟,王翦仅处辅佐之位,自然应有区别。
群臣皆赞祖龙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