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王竟有这样的想法?”
蒙毅难以置信地睁大双眼,“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如今大王心有所属,再无轻生之意。”
“正是赵迟和他的两个孩子。00小税蛧 已发布嶵新漳结”
蒙武笑容满面地说。
“大王对赵迟的孩子极为喜爱,前所未见。
也许他对赵迟母子的情感延续到了他们身上。”
蒙毅回想起祖龙对赵迟子女的疼爱,不禁这样推测。
“当然,他们是大王的亲孙女和亲孙子,怎会不爱?”
“那么赵迟的身份呢?大王有何打算?”
蒙毅满怀期待地追问。
此时,蒙家将所有希望寄托于赵迟。
蒙武认李烟言为义女,并成为赵迟的岳父,两家关系更加密切。
日后若赵迟获封公子,蒙家在外人眼中便与赵迟血脉相连。
“大王已有旨意,赵迟将来必为嫡长公子,储君人选。
待他统一天下,便会为赵迟正名。”
蒙武激动地说道。
“大王真这样说?”
“赵迟乃大王亲子,才智出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宫中哪位妃嫔能与他对赵迟之母的情深相比?况且大王欲追封赵迟之母为后。”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一旦成功,赵迟就从私生子变为嫡长公子,地位将十分稳固。”
“追封为后?”
蒙毅先是愣住,随后说道:“此事不易。
即便大王现在掌控朝政,威名显赫,但这样做必然触怒宗室与权臣,他们定会强烈反对,甚至可能危及国家根基。”
身为九卿之一的蒙毅,怎会不懂朝局?
朝堂如战场,表面友好,实则波涛暗涌,利益驱动下,朋友亦可能反目。
“因此,”
“大王尚未公开父子之情,当前要务是逐步赋予赵迟更多权力,同时借助一统天下的宏伟计划,重建礼制,建立不朽功业。
待六国尽灭,无外敌侵扰之时,还惧那些叛臣作乱吗?”
“恬儿、毅儿,”
“大王决心已定,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助力赵迟获得更大权势,在暗中为他积蓄力量。
待天下归一,赵迟身份公开之后,我们将成为他的坚实后盾。”
“为了赵迟,我蒙家愿全力以赴,为其争取支持。”
蒙武语气坚定,彰显家族权威。
“王翦和桓漪两位上将军能否争取到?”
蒙恬询问,这是关键所在。
“确实,父亲,”
“我国现有四位上将:王翦、桓漪,加上父亲与赵迟。
他们掌握大部分兵权。
倘若储位有争议,雍城大营足以发起攻势;再得函谷关及蓝田大营的支持,赵迟的地位自然更加稳固。”
“日后无论谁与赵迟争夺储位,面对我们的强大实力,他人任何暗中谋划都不值一提。”
蒙毅冷哼一声。
得知祖龙认可赵迟的身份并承诺储君之位后,蒙毅心中已无丝毫疑虑。
“王翦和桓漪,”
“他们向来奉行明哲保身之道,只忠于君王,从不卷入纷争。”
“不错。”
“这也是我家族能在军中屹立不倒的原因。”
“然。”
“他们虽不知赵迟的真实身份,却对他极为看重,视其为我大秦最杰出的晚辈加以培养。
有这样的联系,日后无需担心他们不助我们。”
蒙武嘴角浮现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再说李牧此人,”
蒙恬继续说道。
“李牧善于统兵,且怀有家国大义,麾下掌控十万大军,但刚刚归秦,必定明哲保身,不会参与朝事,也不会与人结盟。”
蒙武解释道。
“说到此处,”
“赵迟公子似乎正在谋划一项策略。”
蒙毅眉头微皱,像是想起了什么。
“哦?”
蒙武与蒙恬一同看向蒙毅。
“李牧坐镇边疆,屯兵十万于代地边境,这难道也是赵迟公子的谋划?”
蒙毅问道。
“据王翦和桓漪所说,此事确由赵迟一手促成,且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