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急切接过,满怀牵挂地展开竹简,见到赵迟的笔迹时,泪水悄然滑落。
她既感怀又眷恋。
“我也在挂念你,别担心,你会一直在等,还有我们的孩子,他们也在盼你回家。”
“你回来时,我会带着孩子去村口迎接你。”
“你不必愧疚,婶婶们照顾着我,而且你的战功也让大王和蒙将军对我们关爱有加……”
李烟言读完信,紧紧抱入怀中,眼中满是思念。
信中详细表达了赵迟对她的深情以及内心的歉意。
庭院里。
送信后,蒙恬眉头微皱。
“赵迟此举实在不妥,居然改变了我秦帝国对待降卒的惯例,开创了先例。”
“如今局面难以收拾。”
“父亲已被大王召至咸阳。”
“父亲为赵迟求情,应该不会有什么麻烦。”
“但赵迟此举恰逢其时。”
蒙恬虽默默思虑,仍为赵迟担忧。
庞壮送来的信带来了震惊朝堂的重要消息,此事再度与赵迟相关。
蒙恬怎能不忧虑?
毕竟,蒙氏父子早已将赵迟当作晚辈精心培养。
咸阳,章台宫。
大秦重臣齐聚一堂。
蒙武、王绾、李思、尉缭、郑国、冯劫等人尽数到场。
可以说,祖龙几乎召集了秦帝国绝大多数中坚力量。
显然有大事发生。
……
“臣等叩见大王。”
群臣入殿后,齐齐向祖龙行礼。
“免礼。”
祖龙转身,挥手示意众人起身。
“谢大王。”
众臣谢恩后肃立,静待祖龙发话。
“诸位可知朕今日召见你们所为何事?”
“回禀大王,可是关于韩境之事?”
李思即刻站起,高声禀报。
祖龙斜视李思一眼:“廷尉对韩国事务似乎格外关注?”
“为君分忧,乃臣职责所在。”
初定韩国时,我在咸阳审阅刑案文书,丝毫不敢懈怠。
今日却传来韩国一件大事,大王若不严惩,恐损国基。
李思神色激愤,郑重进言。
“说来听听。”
祖龙语气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