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秦论》中提到:“六国之士……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攻秦。秦人开关迎敌,九国联军却徘徊不前。”这里所说的关,正是函谷关。
自秦孝公占据崤函古道修建函谷关以来,这座雄关就与秦国命运紧密相连。
道家鼻祖老子曾于此见到紫气东来,进而着成《道德经》。
秦军曾在此大败公孙衍和楚怀王主导的首次合纵行动。
孟尝君田文曾借此关口进入秦国,却被昭襄王囚禁,最终依靠“鸡鸣狗盗”的两位门客逃脱函谷关。
此外,还有更多故事……
这座雄关凭借天险抵御了东方六国多次合纵进攻,守护秦国数百载,见证了许多决定秦国兴衰的重要战役。
九塞之中,函谷关位列其一!
“检测到宿主到达打卡地点:函谷关。”
“正在打卡——兵家·天下九塞·函谷关……”
“打卡完成!”
“请尽快领取奖励。”
吴巨抬头一看,发现关门前已有数人等候,准备迎接吕不韦一行。
领头的是一个右臂缠着绷带的中年男子,还有一个看似年轻、体格魁梧、面容刚毅的年轻人,两人相貌颇为相似。
第127章 见蒙武蒙恬 入函谷关
这位中年男子正是蒙骜之子蒙武,现任函谷关守将。
那年轻人的身份显而易见,乃是蒙武之子,秦国年轻将领中的佼佼者蒙恬。
按照秦王子楚的指令,这对父子已在此驻守数月。
几天前,也是子楚下令蒙武出关,从三川郡撤军,却不料遭遇孙隐伏击,这才导致蒙武右臂受伤。
“末将蒙武,拜见吕相!诸位大人安好!”蒙武上前,拱手行礼。
他身后的蒙恬以及众将领亦一同行礼。
吕不韦上前扶起蒙武,说道:"快请起身,蒙将军负伤在身,无需多礼。"蒙武沉声道:"末将未能尽职,实感惭愧。"吕不韦摇头道:"谁又能料到孙隐竟如此大胆。"子楚与吕不韦等人并未责怪蒙武,一方面损失尚可接受,另一方面也没人料到孙隐会冒险深入后方突袭。+h_t·x?s`w_.*n′e′t~
孙武和孙膑擅长奇兵,若知孙隐此举,定会感到意外。吕不韦安慰蒙武:"有我们齐心协力,周王和孙隐的计划必然落空。"蒙武信心满满地回应:"有吕相和众将在此,此战必胜。"
蒙武请众人入关:"函谷关风大,请入内歇息,我已备好酒宴为诸位接风。"在蒙武引领下,众人入关。蒙武注意到吴巨,疑惑询问。吴巨自称医家代表,赞誉蒙氏一门。蒙骜闻言大笑,颇为自得。蒙武仔细打量后惊呼:"阁下可是医家领袖吴巨?"得到确认后,蒙武向吴巨行礼。
吕不韦解释,吴巨欲借道函谷关前往洛阳办事,得到子楚许可。蒙武放下戒心,但又皱眉表示洛阳之行或有遗憾。
"这话怎么理解?"吴巨问道。
蒙武回答:"周王与孙隐封锁了函谷关外的所有郡城,禁止任何人进入,特别是来自秦国的人。"
吴巨点头表示明白。他早就预料到孙隐会封锁,否则才不正常。而且在离开岐山时,他曾派遣医家的医生前往七国行医,出发前也得知这些医生无法通过关卡。
"如果我提出请求,孙隐会不会通融一下?"吴巨假装不知情地问。
"依我看,这很难。"蒙武想了想说,"之前有不少百家之人想出关去周国和韩魏,全都被拒之门外。"
"是吗..."吴巨做出思考的样子。
"我觉得你可以暂时留在函谷关,等战事结束后再走。现在局势动荡,万一遇到危险可不划算。"吕不韦严肃地说。
之前吴巨若有急事出关,吕不韦绝不会阻止,但现在情况不同了。既然吴巨与自己的女儿在一起,他又怎能眼睁睁看着准女婿冒险呢?
"要是吴巨出了什么事,回去后吕凝岂不是要怪我一辈子?"
听到这话,吴巨假装认真考虑。
其实他也没什么急事非得去洛阳,多待几天也无妨,还能顺便看看合纵的情况。
于是吴巨勉强地点点头:"那我就在这儿多待些时日,麻烦蒙将军和诸位了。"
"哪里的话,不必客气。"
随后吴巨提议:"我从咸阳带了些烧刀子,不如一起喝点?"
"烧刀子?"蒙武等人顿时眼睛发亮,连一向寡言的蒙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