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闪闪言情 > 二战那些事儿 > 第84章 马来之虎

第84章 马来之虎

上一回咱们说到,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华盛顿召开了“彩虹会议”,制定了“先欧后亚”的全球战略。??小¤÷说a_~C$)M¢=_S?¨ ?&更?1新

珍珠港事件之后,日本等于是跟美国彻底翻脸了。但你还真别说,日本动手的速度之快、手段之狠,还真让人瞠目结舌——趁着美国人还没从珍珠港的打击里缓过神来,日军就像撒了欢的野狗一样,在整个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区域上演了一场多线并进的全面攻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模仿起了德国人的闪电战。

那日本为啥要这么干?主要有两点:

第一,当然是为了资源。这个咱之前说过,日本早就被美国石油禁运掐住了脖子,南下就是奔着马来亚的橡胶、荷印的石油、缅甸的大米去的。这些都是维持战争机器运转的命根子,不抢就等着自己先熄火。

第二,日本想建起一条从西太平洋到东南亚的“绝对防御圈”。

他们的算盘打得很清楚:我占得地盘越多、咬得越狠,美国心态就越容易崩。那时候你是不是就不想打了,坐下来和谈的几率,是不是就多了一分?别忘了,日本的战略目标从来不是跟美国打到你死我活——它的核心思路就是四个字:速战速决。能吓退你,我就赢了;打太久,我自己就先撑不住。

甚至就算你美国不愿和谈,真要打回头来,那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你看看我这防线,从马来半岛一路连到所罗门、马绍尔、加罗林岛,海岛一个接一个,补给线拉得老长了。你想打进来,就得一个岛一个岛啃。每打一场仗都得跨越几百公里海洋,运输、登陆、补给、空中掩护一样都不能少,哪一环崩了都是血。就算你赢,代价也大到心痛。美国人自己不得掂量掂量?

说白了,日本这一连串南下攻势,其实就是在跟美国变相的“秀肌肉”:你看我厉害吧?我都打到澳洲门口了,你要不要现在认个怂,咱们握手言和,各退一步?但问题是,美国可不是你吓唬一下就退的那种角色。

此时此刻的日本,就像一条发了疯的野狗,逮谁咬谁,而且牙还真够尖锐,给当时的英美盟军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甚至一度把局势逼到了崩溃的边缘。

所以,为了让大家能看明白这场“疯狗南下图”,咱们这次不按传统时间线讲——因为太乱,容易看懵。我们一条战线一条战线地拆开讲,带大家一块看清楚这条野狗究竟怎么下口、怎么撕咬、怎么布下杀局。

强烈建议您一边看,一边配着苹果地图、谷歌地图或地球仪来看,这样就更能体会那种“战火蔓延、岛链沉没”的压迫感。

在展开对南洋与东南亚的全面进攻之前,日本陆军专门设立了“南方军”作为此次“南进作战”的统筹指挥机关。南方军于1941年11月6日正式成立,总司令为寺内寿一大将,总部最初设于法属印度支那的西贡,统一指挥日军陆军在南洋、东南亚和西太平洋方向的各项军事行动。

南方军下辖四支主力野战军,各自承担不同战区的作战任务:

第25军(司令官:山下奉文中将):负责进攻英属马来亚和新加坡,是南进作战的主力先锋部队;

第16军(司令官:今村均中将):负责对荷属东印度的作战,目标为爪哇、苏门答腊、婆罗洲等战略资源重地;

第14军(司令官:本间雅晴中将):主攻菲律宾群岛,对美菲联军展开进攻;

第15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中将):向西挺进缅甸,切断中英之间的滇缅交通线,并威胁印度东部边境。

整个南方军的作战部署呈现出一种“多线并进、统一调度”的格局。各支部队分区作战,但由南方军总司令部进行战略节奏与方向的统一协调。与此同时,日本海军方面则由联合舰队配合陆军展开登陆与制海支援,特别是南遣舰队、第二舰队等单位,为陆军提供了有效的海上掩护。

正是在这样一套严密部署与协同体系的支持下,日本得以在珍珠港袭击之后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展开对整个南洋战区的大规模攻击行动。

咱先讲第25军的马来亚战线:就在珍珠港的爆炸声还在夏威夷上空回荡的时候,也就是1941年12月8日的凌晨(由于时差关系,比珍珠港事件发生的时间要晚几个小时,但几乎是同步行动),日本陆军的第25军,在司令官山下奉文陆军中将的指挥下,已经像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