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强打精神听着,心中却在思索着更紧迫的事情。
就在这时,班列中走出一人,须发微白,面容刚正,正是左都御史李邦华。他手持笏板,朗声道:“启奏陛下!如今流寇肆虐,山西糜烂,京师已成险地!国本为重,臣恳请陛下早做决断,效仿宋室南渡旧事,护送太子殿下及早南下,另立根基,以防不测,以安天下人心!”
南迁!
这两个字一出,整个皇极殿瞬间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崇祯心中一凛,历史,终究还是按照它固有的轨迹来了吗?南迁之议,这个在崇祯末年争论不休、最终不了了之的议题,还是被摆在了台面上。
他看向李邦华,又扫视了一圈底下鸦雀无声的百官。只见大部分官员都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仿佛老僧入定。偶有几个交头接耳的,也是语焉不详,眼神闪烁。
明哲保身!崇祯看明白了。谁都不愿承担“弃宗庙、舍社稷”的骂名,谁都怕成为日后史书上被唾弃的罪人。他们都在观望,都在等着别人先开口,更在等着他这个皇帝,来做这个艰难的决定,来背负这份沉重的历史责任。
一时间,朝堂之上,人心各异,暗流涌动。而关于大明未来命运的抉择,再次悬在了崇祯皇帝一人的肩上。
喜欢启明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