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没有了这些官员的保护,去的都是新官员,那些盐商就损失巨大了。.2.叭′墈!书¨王· _吾·错?内/容*
想要抓那些人的把柄不难,重点是,谁调走,谁流放,谁死。
迟晚继续道:“调离的那些人可以明升暗降,三品的实权职位,到京都我们眼皮子底下,升个二品养老。”
没有了实权,捏扁捏圆,还不是看虞九舟的。
虞九舟的眼睛里面透露着些许欣赏,接过了她的话,“你说得对,盐商的主要靠山还是在京城,这一番动作,足够他们露出水面了,京都有孤,他们蹦跶不起来。”
“唯一担心的是,盐商收买贼寇,撺掇百姓造反。”
产盐地区于两淮,山左,河东,以及巴州,三夷。
按照产盐的重要排序,肯定是两淮,山左,只要这两地巡盐成了,别的地方不足为惧。
盐商大多狠辣,要知道家中拥有百万白银的盐商都排不上号,想要在盐商里被人称一声大老爷,怎么也得资产千万两。
能保住这些资产,又能过得滋润,这些人能是什么好人。¢微¨趣*晓,税,网! /已?发+布,罪~芯-璋,截/
迟晚早就有了对策,“那就拉一批,打一批,朋友交的多多的,敌人弄的少少的,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不怕他们不跟我们交朋友,盐商有钱,没有足够的利益很难吸引到他们,可是商最想成为官,哪怕自己不能做官,他们也想自己的后代能做官。”
商户只能一直从商,不管多少代都是商户,这就是林不为,宁愿赔本,都要跟长公主府合作的原因。
迟晚说出了林不为的名字,“为少府做事的皇商,能做官,尽管只是虚职,但总是能把生意做到皇家的。”
“盐商有钱,但他们注定与官无缘,我的建议是,扩大盐铁司,增加一些虚职,五品以下,谁懂事,就给谁,并且,可以给五品的官员家中,一个国子监的名额,六品七品有一个入府学的名额,八品七品则是入县学,代表着他们能考科举。”
不说一定能考上,至少有了希望,不会毫无希望的只能做官,而这些入学的子弟,他们的后代,就再也不必从商了。
“听话的,能得到官位,不听话的就打死。-g/g~d\b?o,o?k¨.!c!o*m\”
这样的方法,历史上太多了,特别是近代,用得实在不少,她怎么也是一个读书人,总结一下经验没毛病。
虞九舟欣赏的目光几近溢出,她再次肯定了自己的想法,把迟晚培养成一个重臣,阁臣。
“你说得有理,还有一点。”
虞九舟的语气变得冷硬,“他们若不识趣,便全杀了就是。”
盐道利益,多的是人想要接手,在她愿意给他们机会时,他们最好配合,不然就不用做那么多,死人是什么都做不了的。
迟晚挑眉,这就是上中下策,上策便是按照她说的做,下策就是只要他们肯出银子,那巡盐的事就到此为止,可依然任由那些人在盐道上作恶,中策……全杀了也能控制住盐道,还能空出来许多官位,能让自己人占住盐道。
只是皇帝不一定愿意,虞九舟非要这么做,怕是会引起一波反抗,不过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反抗是无用的,最多是扑腾几下。
盐道的背后是官,这些官员的名单,虞九舟肯定是有的,在大周,只要这些人的背景不是皇帝,还有人能大过她吗?
使用迟晚的方法,能最大程度的不殃及百姓,毕竟这些盐商能联合贼寇,裹挟百姓进行兵变。
到那个时候,不管是不是平民百姓,只要参与进去了,就得到抄家灭族,部分官员会趁此机会攻击政敌,把他们与兵变扯上关系,又要死上许多无辜的人了。
虽然杀人,是最有效能震慑人的方案,但是虞九舟没有那么嗜杀。
现在就剩下了人选,迟晚说,可以用宝安王,虞九舟倒是觉得可以,上辈子宝安王在这方面做得不错,不贪不惧,确实是最好的人选。
其实还有一人,比宝安王适合,这人就是迟晚,如今的驸马,皇城司指挥使,大理寺少卿,这些官职在身,三王都比不过,可此事太危险,从一开始,虞九舟就没有考虑她。
虞九舟想了想,“正使为宝安王,还得有一个副使。”
这个人的官位可以不高,但必须可信。
迟晚笑道:“可以让这个副使,对盐商送来的银子来者不拒,登记造册送到京都,银子送给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