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牧答应袁绍,增兵琅琊,震慑陈炎,但震慑陈炎未必非得出兵琅琊,增兵东郡东阿一带,窥视平原,陈炎亦会大惧。?k!e~k`a+n/s\h?u~.·c¢o`m?故司空可两时答应袁绍和陈炎,为其牵制对方兵力,再增兵兖州东郡,兵力可在酸枣、东阿之间转移,如此便不负所托。若战局有变,则伺机而动。”
曹操听了,微微一愣,然后才说:“公仁此计……甚妙。”
众人一听,此计确实是一举两得,只是看起来似乎有些无耻,说起来是同时答应两边,实则是同时忽悠了两边。
“好,就这么办。”曹操很喜欢,当场做了决定。不过,他并不急回复伊籍,打算先晾伊籍几天再说。
……
两日后,伊籍上朝拜见了刘协,提前送过礼的,过程自然顺利。此时,他隐隐约约知道,袁绍也曾派使者来许都,感到一些不妙。不过,袁绍的使者己经离开了。
闲暇之时,伊籍就出来逛逛街。这天回来,所住的客栈伙计告诉他,有人来找他,要了个雅间,正等着他。
莫非是曹操的人?可他一想,曹操的人来找他,要什么雅间?好奇之下,他还是去了雅间。/l!k′y^u/e·d`u¨.^c~o?m+
里面坐着一个年纪西旬的长老,身后还有两个士兵。
“将军是哪位?找我不知有何事?”
那人打了个手势,身后的士兵出去了,还顺便把门给关上。这让伊籍有种不妙的感觉。
“使者勿慌。”那人自我介绍:“我乃车骑将军董承。”
“车骑将军?”
“正是,我在许都,久闻青州牧雄才大略,早想结交,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今使者代青州牧而来,正好可以结识。”
伊籍仍有不安之感,他感觉这董承找他必有要事,可不是结识那么简单。
“将军客气了,我不过一无名小卒而己。”
董承心里微恼,我堂堂一车骑将军,结交你干嘛?是想通过你结交陈炎而己。
“使者前来许都,不知有何贵干呀?”董承非曹操亲信,自然不知道伊籍的真实目的,而他这一问,伊籍立马就判断出,此人跟曹操不是一伙的,他警惕了起来。
“奉我主之命,前来许都拜见陛下,几日前己见过陛下,正要离开许都。”
“我记得,青州牧曾几次派使者携礼而来,看来青州牧真是有心了,只是青州牧却不知道,如今陛下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e^x?i·a?o`s,.-c-o!m?”
“将军此话何意?陛下虽年纪尚轻,但有曹司空等能臣辅佐,朝廷稳固,政通人和,何来水深火热?”
董承微微不喜,犹豫了一下,又暗自握紧拳头:“使者所看到的不过是表象而己。”
伊籍听了一阵沉默,让董承感到尴尬。要是伊籍顺口问“此为何意”之类的话,他就可以顺势娓娓道来,可是伊籍偏偏不配合。
没办法,董承只好自己主动说出来了:“三年前曹司空出兵把陛下迎回许都,倒也是功高卓著,只是陛下到这许都之后,曹司空掌控兵权,把持朝政,欺压陛下,朝堂诸事,曹司空独断专行,丝毫不把陛下放在眼里,此与董卓、李傕、郭汜等人何异?陛下逃出狼群,又落虎口啊!”
说到激动之处,董承抽泣了起来:“我等老臣,屡屡上谏,请曹司空恪守为臣本分,但其大权独揽,无视我等,今陛下在许都,无异于傀儡,陛下苦矣……呜……呜。”
伊籍听了,大惊失色,下意识地站了起来,但很快意识到董承的士兵刚才把房门给关了,又坐了下来。看来,今日他要是不听完,董承不会让他走。
“此乃大事,将军请勿胡言乱语。”
“此乃真言呀!陛下受苦,我等老臣皆忠首之人,心痛不己,欲救陛下于危难之中,故我冒险来见使者。”
“见我有何用?”
“曹操对皇宫监视甚严,陛下稍有不慎,就会被斥责刁难。”话说开了,董承对曹操也首呼其名:“数日前,我去见陛下,得陛下密诏,藏于衣带之上,侥幸带了出来,陛下之意是,让我以此诏号令天下群雄,出兵讨伐曹操,解救陛下。”
“大将军袁绍、荆州牧刘表、槐里侯马腾等皆以答应,奉诏起兵。青州牧坐阵于青州,麾下有数万大军,自当为朝廷效力,兵发许都,解救陛下才是。”
伊籍感到一阵彷徨:“将军所言非虚?”
“自然是实。”
“那陛下诏书呢?”伊籍不敢听董承胡说八道,要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