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傍晚,罗阳带着小石头,跟着萧连长出发了。\2.c¢y,x~s?w-.?n¨e-t/
走之前,罗阳和萧连长排好了站岗的班。
山洞的前面和后面现在都放着暗哨,防着被鬼子一锅端。
这次去武乡,最快也要明天才能回来。
“萧连长,你们上次为什么会被鬼子缠上的?”
路上,罗阳和萧连长聊起前两天的战斗。
“嗨,天太黑,下面又打成一片,我们手上只有汉阳造老套筒这些枪,也不敢参战,只能等天亮。”
萧连长也不无后悔,本以为是捡漏,谁知道招来了鬼子尾随。
“我们本来是想伏击那二十几个鬼子,打一下就走的,我这边毕竟才几个人,所以没时间去切断电话线,谁知道伏击完左侧的鬼子,右侧的鬼子以为左侧鬼子打赢了,他们又跑过来,耽误了我们撤退的时间。”
罗阳跟萧连长解释起上次战斗的过程。
他本来是想打一下就走的,结果鬼子不停过来,变成了围点打援。
“我明白了,你们撤了以后,炮楼里的鬼子打电话叫增援了,正好天亮我们下去捡武器,碰上来增援的鬼子。”萧连长终于捋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罗队长,我有一点不明白,那晚天色很黑,鬼子看不清中了你们的埋伏,可是你们怎么能看清的呢?还能全身而退。·鸿_特!小^税-王^ !已.发*布!醉`薪-章.节_”
“只是巧合,如果右侧埋伏的鬼子不过来,我们可能马上就撤了,毕竟人数太少,武器也不占优势。他们不停过来,让我们有机会打一下,另外我们经常搞夜间训练,有一点盲射的能力。”
罗阳有点避重就轻,他想了想,还是如实跟萧连长说:
“我从南洋来,带来了一些国外最新的科技设备,嗯,可以夜里看清战场,这个在国外是机密,还请萧连长保密。”
萧连长张大了嘴,不过他很快就按住了好奇心,这是战争年代,这种技术可不能让小鬼子知道,他们本来武器就占优,再得了这种设备,那不是如虎添翼吗。
所以萧连长闭上了嘴,没有更多的询问。
小石头听完萧连长的话才知道,当天幸亏他们早早撤离,不然就会换成他们被鬼子追击。
几个少年回山路上还在心疼鬼子的武器弹药没有带走,现在看来还是命重要。
鬼子不是吃素的,大半夜也能随时出动。
第二天凌晨,几个人才到了武乡的武圣山。
这里古代时相传有得道高人曾住在大山里,不过到了民国,变成了土匪窝。
大山高耸,有连绵的群山,山前只有一条小路。·9¢5~k¢a\n′s^h-u^.\c!o`m′
其他地方都是陡峭的山崖,听说后山还有一条小路,不过被土匪把守,很少有人见过。
大山被土匪占了多年,附近村民也不敢去砍伐树木,以至山上树木长的很茂密。
今晚有半月挂在空中。
几个人趴在山下树丛中,罗阳掏出热成像夜视仪,开始查看起上山的小路。
夜视仪里能看见山口放了两挺机枪,一左一右,牢牢把着山门。
每挺机枪旁边有一个热源。
从机枪再往山上看,路边有热源,树上面有热源,零零总总,看到五六个热源。
这些热源代表岗哨至少有五六处。
不好首接攻击,必须一个一个清除,时间还要快,拖得时间长,山上就有了反应时间。
罗阳带着小石头、萧连长在草丛里趴了一个多小时,反复确认了暗哨埋藏地点。
天色转亮之前,三个人下了山。
淡淡薄雾中,远远地看见山下的村庄,不过村庄好像荒废了,土墙草屋都破败了,有的山墙倒塌,看起来好久没人住。
村庄附近的庄稼地也无人耕种,有小鸟在土地里来回啄食。
几个人又往前走,走了有十里地,才看见一个小集镇。
有个早起的老汉带着一个老婆子开了个早点铺子。
看着热气腾腾的锅灶,几个埋伏一夜的人瞬间饿了。
有热乎的,谁愿意吃干粮呢。
老汉警觉的看了一眼三个人,首到看到小石头才松了口气。
“老人家,打听一下前面的村庄为啥没人住?”
早饭端上来前,萧连长问早点铺老板。
“几位不是本地人?”
老汉彻底放下戒备,擦了擦手,靠在门边看了看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