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闪闪言情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 第322章 后燕“顶流”慕容会:在乱世中把王炸开局打成全家消消乐

第322章 后燕“顶流”慕容会:在乱世中把王炸开局打成全家消消乐

,悄无声息地摸出了城,直插慕容会的中军大营!领头的是个狠人——侍御郎高云(这位后来也是个传奇人物,建立了北燕)。高云率领的百余名死士,如同虎入羊群,在叛军营中左冲右突,所向披靡。火光映照下,慕容会的头盔被一棍子打飞,披头散发,狼狈不堪。亲兵拼死护住他,拽住马缰嘶吼:“殿下!顶不住了!快走啊!” 慕容会看着兵败如山倒的场面,满眼不甘,最终在十余名亲信的死命保护下,冲破包围圈,向着南方(中山方向)狼狈逃窜。马蹄声在混乱的夜色中渐渐远去,留下的是满地狼藉和破碎的帝王梦。

三、终章:全家消消乐,悲剧大结局

几天后,饥肠辘辘、疲惫不堪的慕容会带着仅存的几个残兵,终于逃到了中山城(今河北定州)下。他望着紧闭的城门,仿佛看到了最后的希望,用尽最后力气嘶喊:“开门!快开门!我乃大燕皇太子慕容会!” 他幻想着凭借“太子”名头,至少能进城喘口气。

城楼上,探出一个脑袋,正是慕容宝的堂弟慕容详。他看着城下狼狈不堪、满身血污的慕容会,嘴角咧开一个充满讥讽和残忍的冷笑:“皇太子?呵呵呵…我呸!睁开你的狗眼看看!你这弑杀亲叔、背叛君父的逆贼!也配称太子?放箭!给我射死这个乱臣贼子!”

话音未落,城墙上瞬间箭如雨下!绝望的慕容会连人带马被射成了刺猬,身中数箭,轰然坠马。弥留之际,他仰面望着灰蒙蒙的天空,鲜血不断从嘴角涌出,最后一个念头模糊地闪过:“祖父…您…看错人了…也…看错他了…” 头一歪,气绝身亡。这位曾经被寄予厚望的鲜卑“顶流”,以最不体面的方式,结束了他短暂而激烈的一生。

消息传回龙城,慕容宝面无表情,仿佛死的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路人。他冷冷地吐出几个字,决定了慕容会一脉最后的命运:“逆贼慕容会,罪不容诛。诛其三族。” 冰冷的旨意下达,刀斧手冲进了后宫。慕容会生母的哭喊和挣扎显得那么无力,发簪珠翠散落一地。他那三个懵懂无知的幼子,甚至可能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哭喊声便戛然而止…曾经显赫一时、承载着慕容垂无限期望的清河王府,一夜之间,血流成河,彻底断绝。只剩下慕容垂当年赐予孙儿的那柄象征荣耀与期望的断剑,无声地躺在血泊之中,诉说着无尽的讽刺与悲凉。

四、历史解剖台:天才的毁灭密码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给慕容会做“尸检报告”:“雄俊有器艺”却“矜很滋甚”——硬件是顶配i9处理器,操作系统却装满病毒。慕容农生前叹息:“此儿年少位重,骄纵入骨矣!”(《晋书》卷124)。被祖父宠坏的熊孩子,在权力蜜罐里泡成了毒苹果。

他本可成后燕的霍去病,却因储位旁落心理变态。刺杀叔父(自毁长城)、围攻父皇(孝道人设崩塌)、分赏庶母(社死操作)——每步骚操作都在给自己挖坟。当高云的敢死队冲破营门时,幽州突骑才惊觉:这位“雄主”许诺的荣华富贵,连ppt都没做全。

慕容会的血色轨迹,恰是后燕权力绞肉机的缩影。 慕容垂的遗命被儿子当厕纸,慕容宝为除后患不惜杀孙诛子。当慕容会人头落地时,北魏铁骑已磨刀霍霍向中山。仅仅两年后,这个曾饮马黄河的鲜卑王朝便在“慕容杀慕容”的循环中轰然崩塌。

龙城秋风吹过空荡的清河王府,似在回放慕容会的一生:19岁镇守邺城少年得意,22岁夏谦泽战神附体,23岁龙城月下血溅三尺。他像一颗燃烧的流星划过五胡十六国的夜空,光芒刺眼却转瞬成灰。当北魏大军踏破龙城时,不知那些慕容皇族可曾想起,当年那个被祖父寄予厚望的年轻人?历史总在重播同样剧情:野心吞噬英才,权谋埋葬王朝。古今多少慕容会,终成青史一声嗟。

当慕容家最后一支残兵消失在辽东的风雪里,一个曾经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家族传奇,最终以一场自编自导自演、充满了黑色幽默与无尽悲凉的荒诞剧收场。历史的教训总是刻骨铭心,只可惜,人类最擅长的技能之一,就是——在不同的时间,换上不同的马甲,把相似的悲剧,换个剧本,重新上演一遍。慕容会和他的家族故事,留给后人的,除了那声叹息,或许更应该是一面映照权力、欲望与责任的镜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