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龄幽:“……”
这是轻薄吧?
她正要开口,明墨先一步道:“只对你这么说话,对别人不这样。”
所以不用担心有风流债。
真的吗?
曲龄幽听出她言外之意后半信半疑,看着面前明墨长得好看、得意起来更好看的脸,本着不亲白不亲的想法,一口亲了上去。
第29章 沈月白
明墨僵住,正想着要不要亲回去时,四周忽然一阵喧闹。
她和曲龄幽都一怔。
曲龄幽掀起帘子往外看,正看到一队穿着盔甲的士兵打头,似乎是什么地位很高的人要进城。
原本排队等着盘查的人群都往后退了退。
人群也看着那队人马,小声议论着。
那里面也有出身不凡的,此时都有些不满。
“这么大阵仗,难道是哪家世家子弟,或者什么郡主世子的?”
“不不不,这位可是郡主和世子来了也比不上的。”有人看向士兵举着那面旗帜,看着旗帜上那个显眼的“顾”字,满脸复杂。
有人不信,“除了长公主殿下,还有谁能跟郡主世子这些人比?”
那可是燕朝皇室,身体里流淌着皇族的血。
“自然不是长公主殿下。”那人往长公主府的方向抱抱拳,而后继续道:“但也差不多了。要进城这位,是长公主殿下面前最得意的红人。”
风吹来,那面旗帜猎猎作响。
有人看着旗帜上那个字,像想到什么忽然一惊:“难道是顾思慕?”
人群一静。
顾思慕,今年二十七岁,是燕朝正二品的定北将军,镇守北疆至今已有五年。
二十七岁就能坐到这样的高位,将来前程自然不可限量。
最重要的是,这位定北将军顾思慕,和燕朝现今总摄政务的长公主殿下一样,是个女子。
“她镇守北疆已有五年。”
五年。
有人听到这个时间不由一笑,看向那边某些人时脸上隐有幸灾乐祸。
五年前是天熙三十年,是二十岁继位、在位三十年的皇帝驾崩的一年。
皇帝死后,朝局动荡。
起因是在天熙二十四、二十五年到天熙三十年这五六年里,燕朝因立嗣问题动乱不断,皇帝晚年多疑顽固,抄家灭族的世家和官员无数。
到了后期那两年里,朝堂上已经没有什么能臣良将了。
皇室里亲王郡王也几乎因着皇帝要为刚出世的小皇子铺路而被差点杀绝。
江湖上蛊神教行事出格,时有逾矩之举,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老皇帝一死,所有问题都爆发出来,连北边的外族都来侵犯。
他临走前将政务交给长公主,让长公主摄政,确保小皇帝的地位不会受到影响。
当时的朝臣本就不满先帝晚年疑神疑鬼、大开杀戒,见长公主以女子之身摄政更加不满,一个个都对长公主发出的政令阳奉阴违,想要皇室低头、长公主替父认错。
到北疆需要将军出征时,臣子全都推脱不去。
长公主登门请了几次都没人愿意出征后,直接在她少年得皇帝许可建立的凤翎卫里选了一人出来。
那人就是二十二岁的顾思慕。
顾家门第不显,顾思慕在此之前平平无奇。
既无家世,又无根基名声,还是女子。
当时朝堂上的人全都在等着看顾思慕的笑话,暗自嘲讽长公主女流之辈难当大任,没有识人之明。
结果顾思慕到了北疆后不久就击退敌军、一战成名。
此后几年更将外族打得俯首称臣。
朝堂上,长公主借此扬眉吐气,此后接连提拔了许多出身一般的人,男男女女都有,将那些阳奉阴违、不肯做事的官员都清了出去。
现在五年过去,长公主的权力稳到不行,顾思慕在北疆也将大军收服。
她是长公主最困难时挑出来的人,后来也“不负众望”立稳脚跟,自然在长公主面前不一般。
现在幸灾乐祸那人显然是长公主派系的。
他笑的是当年那些妄图拿捏长公主却丢了官位的人。
这些暗地里的交锋大部分围观的人是看不出来的。
他们听完感到奇怪的是:“既然是镇守北疆的将军,怎么会忽然回京?”
北疆距离京城路途遥远,一般没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