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闪闪言情 >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 第687章 懵逼的许敬宗

第687章 懵逼的许敬宗

就连李世民也知道了李承乾和虞世南打赌的事情。·5′2\0?k_s-w?._c!o.m^

连日派人询问。

礼部在多方压力下,终于排出了名次。

第一名是国子监的学子,名叫:方元。

第二名也是国子监的学子。

而第三名则是长孙冲。

接下来的前一百名,有七十名都是大唐小学的学生。

另外的三十名则是国子监的学子。

虽然第一第二名被国子监包揽,可总体的举人数量,还是大唐小学的多。

李承乾对此很无奈。

因为这小学知识都能够考秋闱,那是不是科举都不成问题?

不过也正常。

毕竟大唐小学的国语课和国子监的差不了多少,自己只是改进了数学和科学这两门。

在算学,大唐小学碾压了国子监。

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可在文学上,国子监显然更优秀。

李承乾看见这名单,松了口气的同时,在想是不是要适当的改进一下教学方式。

比如国语课要编写新的教材。

然后大唐小学旁建造一所中学。

小学靠秋闱,实在是......嗯,实力欠缺不少。

九年义务教育事实,很重要。

不能完成高中和大学知识,初中知识总要掌握吧?

嗯就这么干,一步一步来,相信几十年后高中,大学也会有的,最起码自己肯定不行,还是需要培养更多的学生。

“王泉,去告诉陈总经理,批一笔钱,在大唐小学旁边再起一所学校。”李承乾越想越有道理。

如今大唐小学学生有万人,要是可以的话,这一万人未来投入大唐的官场和教育事业,用不了二十年,想必就能够让大唐识字率达到七成。

王泉一愣:“太子殿下,是大唐小学不够用嘛?”

难道太子殿下看了这成绩,认为不错,要扩招学子?

“不是。”李承乾摇头,蹙眉道:“孤觉得这上榜率不行,还需要进修,在大唐小学旁建造一所大唐中学,未来考秋闱的必须要大唐中学毕业的学生。@求3|^书+~{帮/~′ ?更°{>新o最_快:^”

“啊?”王泉更不理解了。

前一百名有七成是大唐小学的学生,这上榜率还不行?

想到国子监,王泉觉得要给那些大儒们捏一把汗了。

而另外两个地方却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场景。

国子监的大儒们集体把自己关在了屋子里,很想不通,大唐小学到底有何过人之处,为什么才短短几年的时间,那些被国子监放弃的学子去了大唐小学,竟然秋闱超过了国子监?

这是为什么?

甘露殿却是哈哈大笑。

李世民拿着这一份名单,笑的有多开怀就有多开怀。

认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他的儿子,大唐的太子办的学堂竟然超越了国子监。

甚至国子监参加秋闱的学子数量超过了大唐小学。

可上榜率,大唐小学占了七成。

对于那些大儒,李世民却有些嗤之以鼻,以往都是他们训他这个皇帝,如今这次秋闱,狠狠打了国子监大儒们的脸。

李世民觉得很解气。

“陛下,这大唐小学确实有改变人的能力啊。”张阿难不禁感叹道:“这几个武将家的孩子,都是被国子监大儒们天天训诫的,如今秋闱竟然都能上榜,看来太子殿下是用了心的。”

夸赞李承乾,李世民心里不知不觉有种不爽的心情。

但这份名单,还是肯定了李承乾的能力。

只能淡淡的应了句:“嗯。”

张阿难发现李世民似乎对太子有什么误解,想了想道:“陛下,大唐小学如此优秀,是不是说可以让太子殿下扩招一些学子,这样对大唐也是有好处,最起码官员任命,有太子门生进来,这样世家对朝堂的影响也会小一些?”

这一点说到了李世民心坎里。\5′4^看+书/ ¨无*错-内^容?

太子门生,就是天子门生。

总比让世家站着那些位子好。

顿了顿,李世民道:“善,去告诉太子,朕允许他扩招学子,只要能保持这样的水准,招多少由他自己说的算。”

“喏。”张阿难面带微笑的转身去通知李承乾了。

而李世民则是在甘露殿看着名单笑了足足一刻钟,才想起来要跟长孙皇后分享喜悦。

东宫。

李承乾看着张阿难有些不悦。

“张总管,大唐小学孤暂时不打算扩招。”

“啊?太子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