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地方,也只是杯水车薪。并不能让更多百姓,吃到咱们李记的盐。”
“而且他们经常会随意抬高物价,有损咱们李记精盐的声誉。”
李世民同样微微皱眉。
他创立李记店铺,是做全国大买卖的,和穷苦喽嗖的盐贩子合作,算怎么回事?
陈宁见二人反应,微微摇头,轻声说了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你们认为盐贩子低贱,一次最多也就采购几十斤精盐,挑个担子走街串巷,没多大体量。”
“但你们知道,整个大唐,盐贩子有多少吗?可以这么说,这个数量肯定比盐商要多几十倍、几百倍不止!”
如果说有几百个盐商,那大唐行走在街巷的盐贩子,至少得上万!盐商一次采购几百旦精盐,一百个盐贩子采购的量也差不多。
“他们虽然体量很小,但是整个队伍集结起来,其采购量并不属于那些大盐商。”
“反正咱们现在走不了大盐商的渠道,为什么不试试这个小渠道呢?”
陈宁的话,让李世民与房玄龄都陷入沉思。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没错,暂时行不通大盐商的路,何不试试小道?
全国一百六十家店铺,这个店铺给十个盐贩子供货,就是差不多两千个盐贩,快四万斤盐!
这个规模,这个体量,已经算燎原之火了!
“没错,此话没错!”李世民激动的站了起来:“陈兄弟这番见解,非常高明!”
“老房,咱们李记精盐,除了自己店铺销售,还有大力扩展盐贩子这条路。”李世民当即拍板:“不过得约束他们的价格,不能太高,让百姓无法负担。”
“咱们精盐的批发价,已经给他们赚头了。”
二十斤精盐只需八十文,一百斤也不过三百五十文。
按零售价来算,卖二十斤盐还能赚二十文,一百斤则是一百五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