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会攻上峰顶,铺天盖地丢来这种黑球,他如何抵挡?
想到这个场景,一直胜券在握的白承,不由得后背发凉。
他好像玩脱了。
而聂远,站在高楼,依栏而望,看着天边的落霞夕阳,不禁泪流满面。
百年灰鹰,今夕末路。
峰顶之战,无论结局,往日的灰鹰都将不复存在。
……
大军拔下七寨,稍微休整,便沿山而上。
陈宁要在天黑之前结束战斗。
高高耸立的大别山峰顶,天光直射,黑夜也比别处来的晚些。
半个时辰后,在扔出十余颗地雷,轰杀几路阻拦的刺客后,大军终于攀顶!
视角从“仰视”转为“平视”。
群山环绕下,清波荡漾的天池,清澈透底、纤尘不染。
两座巍峨的建筑,一青一白,坐落在天池北岸。
两座高楼前,全是空旷平整的广场,以及各种木制、石制的建筑,还有看似很有年代的大殿。
更远处的天池南岸,还是一派祥和。
巨石矗立、上下交错;古木参天、密布险滩。
还有两道瀑布,从高崖上流下,在空中反射出彩虹。
峰顶边缘的高台上,陈宁骑于马上,看着面前的巨大山石。
山石上,用汉代隶书刻着笔力千钧的五个字:“大别山独秀”!
“天地之美,而吾,终将登顶!”
连攻七寨的陈宁,充满自信。
军队抢占有利地形,在最开阔处,重新摆阵。
同时,牢牢掌控下山的道路。
以防灰鹰刺客溃败逃走。
峰顶的刺客,失去了俯视的地形优势,压根不敢趁军队阵脚未稳前偷袭。
尉迟宝琳带领前军,四百盾兵和三百弓兵以及二十架弩车,去攻打灰鹰双楼。
陈宁坐镇中军。
远远看见,上百个手持各种武器的刺客,弃楼朝天池南岸跑去。
最后全钻进高低矗立的巨石堆里。
尉迟宝琳带人追了过去,却不敢冒进。
“哎?”
陈宁眼前一亮。
灰鹰刺客是想借助巨石堆地形,和官兵打消耗战啊。
天池以南的巨石堆交错林立,从陈宁这看去,那里有许多仅容纳一人的狭窄缝隙,可以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尉迟宝琳有再多人马,此时也只能一对一。
而且大部分巨石,都和小山似的,用地雷都不一定能炸开。
除非上百颗地雷扔过去。
可惜攻破七重关寨,又一路炸到峰顶,五百颗地雷仅剩下十几颗了。
至于诸葛连弩,射出的弩箭不可能在巨石堆里打弯伤人。
看来灰鹰三王并非有勇无谋,选择这种地形防守,立即使大军的人数优势、军械优势荡然无存。
不过陈宁并不担心,他还留着一手。
他最担心的反倒是灰鹰刺客四下逃散,窜入峻岭、山崖,隐匿行踪。
那样,更难追剿!
现在退到紧挨悬崖的巨石堆里,看似安全了,其实是自断生路。
“妈的,这群刺客就是老鼠,全钻到石头里去了!”
尉迟宝琳下巴有血,右臂中箭,骂骂咧咧的走来。
刚才他率领一百盾兵强行攻进巨石林,没想到被刺客偷袭的那叫个惨!
十余人留在里面,他都差点没走出来。
而且巨石林狭窄的缝隙里,不断有狂风往外溜。
扔了几颗地雷进去,没炸死刺客不说,还将烟火和碎片都吹到了外边,许多士兵都眯了眼睛。
他下巴的伤口,就是被一块飓风吹出来的碎片划伤的。
“那破地方,射箭进去,都得飞回来!”
尉迟宝琳气愤地形容道。
“那是风口。”长公主李秀宁神色严峻的说道。
她接着说道:“颜如玉的供词中说过,大别山峰顶上,有青白两楼,风冰双洞。”
“对。”陈宁点点头:“看样子的确是风洞,缝隙狭长,易守难攻。”
“那该怎么办?”尉迟宝琳急声道:“强行冲击,恐怕士兵的伤亡会更大。”
李秀宁也忧心忡忡的望向陈宁,低声道:“此等地形,还有百余名刺客潜伏,恐怕就是火枪营进去,也会濒临险境。”
陈宁淡然一笑,不以为然道:“一群宵小之辈,还难不倒我。”
“尉迟将军,召集所有兵马,将风洞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