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那可是二十万人,就算是二十万头猪放上去,陆谦抓也得抓十天吧?
部署完毕,整个益州军营都动了起来。
百姓们看着不断一队队精兵强将集结,心中满是疑惑。
“这是又要打仗了吗?”
五日后,三十五万联军已尽数开赴前线。
当晚!
蜀地某处深山中。
一名黑衣蒙面女子匆匆赶来,单膝跪下禀报道。
“报,家主,联手成功,王妃示意可以开始行动了。”
“好!”
沈家家主沈南爽快应下,随即吩咐族中掌事。
“开始吧。”
说罢,沈南抬头望向漆黑的夜空,喃喃低语。
“妙云啊,希望这次你没有看错人,成败在此一举了……”
同样的场景,在之后的几天里陆续出现在整个益州省内各地。
沈家作为益州数一数二的大家族,族中地下势力成员上万。
随着各地都接到沈妙云起事的信号后,当地潜藏的沈家分部势力也渐渐浮出水面。
一时间,旗下的印刷厂,纸厂,员工,文人,甚至市井混混都忙碌了起来。
厂房一刻不停,拼命印制传单。
文人则发挥自己所长,细数蛮子入侵后的种种罪行,顺带把起义军的善行吹上了天,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后,他们又从再从民族大义的制高点出发,鼓励人们团结起来投靠起义军,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活路。
当传单印制出来,夜幕降临,那些市井混混便纷纷走上街头,开始肆无忌惮的挥洒。
一时间,无论大城小县,又或是乡间村落,传单扔得到处都是。
一大早。
人们打开门就看到了,大部分人好奇的捡起地上的纸张,却根本不知道上面写的啥。
没办法,人均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能识文断字的人少之又少,但也不是完全没有。
很快,人们三五成群的集结拿着纸张请教村里,镇里,城里的读书人。
文人们一看差点当场吓死,连忙小心收好传单,悄悄对众人解答上面的内容。
仅当天下午,各地就有半数以上的人知道了。
虽然官府反应迅速,但数量实在太多了,他们根本管不不过来,许多传单已经被藏了起来。
就连一些说书人也开始讲起了起义军的故事。
娱乐匮乏的年代,这事迅速成为了一大热点。
在沈家和那些文人,说说先生的包装下,起义军俨然成了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的王者之师。
是上天派来拯救他们这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底层百姓的。
加上沈家巨大的影响力,以及蜀王一脉也联手了起义军,百姓们听闻投靠起义军就能衣食无忧。
戎州,一时间成了无数百姓心驰神往的乐土,这蛮子统治下的破壁日子他们真是过够了。
接着,随后的数天里,整个益州省内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动乱迁徙。
相当一部分人率先迈出了那一步,剩下的都是有心没胆,静静观望着后续战争走势。
虽然官府早已迅速做出反应,联合军队强行阻止人们跑路。
但腿长在百姓自己身上,他们人数又多,白天跑不成就趁黑出动,官府根本无暇顾及。
无奈,他们只能选择顺着线索抓捕沈家各部势力。
但人家在迅速搞完事,绝大部分人都混迹于百姓之中,开始向戎州转移。
最后,益州牧和留守的兀良不花,只能大眼瞪小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