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最多不过一个时辰。
可如今,这饭吃了都快两个时辰了,这炭却依旧旺盛得很。
“陛下。”李祺忙拱手道:“这是臣自制的蜂窝煤,眼瞅着不是寒冬腊月马上来了嘛,那木炭价格也是与日俱增,臣这家里穷买不起啊,所以自己捣鼓出了这个蜂窝煤!”
“一小块最少都能燃三个时辰,便宜不贵,很是好用!”
此话一出,老朱和刘伯温对视了一眼,立刻来了兴趣。
“来人,把锅端开让咱瞧瞧。”
禁军甲士立刻入内,两人合力端开了火锅,立刻露出了下面的蜂窝煤。
“这东西倒确实像蜂窝,你说最少能燃三个时辰,那它的原材料是什么,会不会很贵?”
老朱陛下满脸期待地看向李祺,他就想知道这玩意儿贵不贵。
如果真的不贵的话,大型推广,倒是可以让老百姓冬天好过不少,死亡率会大大减少吧?
先前李祺也说过了,现在木炭薪柴的价格都很贵,而且随着天气变冷将会越来越贵,老百姓根本就买不起也不敢烧。
这古往今来,每年冬天,都会饿死冻死不计其数的百姓子民。
没办法啊!
木炭烧不起,煤炭不敢烧,柴火薪炭更是少之又少。
缺薪少柴,这可是那些苦寒文人,历来诗兴大发的哀咏主题之一!
想当年,连诗圣杜甫都住在茅草屋里,一遇到下雨雪天,也是被冻得够呛,更不用提天下广大的穷苦老百姓了。
木炭烧不起,煤炭不敢烧,柴火没得烧!
这可真是,要把人往绝路上逼啊!
那些平民百姓可怎么办?
他们如何度过这酷寒无比的严冬?
身体好,挺过去,还能再活一年!
身体弱,挺不过去,那就少吃一年的苦!
这个世道,便是如此!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刘伯温也满脸希冀地看向李祺。
他也知道,每年严冬都有不少百姓冻死冻伤。
但这是自古以来的惯例,所以无人在意,无人关心!
哪怕朝廷及时赈灾济民,可对天下百姓而言也只是杯水车薪。
因为,每年严冬,都是这么过得啊!
对于满朝文武而言,这是一张难以启齿的遮羞布!
只要不撕开,他们依旧可以歌功颂德,高唱四海承平,自夸君圣臣贤!
如果这张遮羞布被撕开了,那下面却是无数冤魂,累累白骨!
但是,他们这些朝臣,又能怎么办呢?
天地之力,凡人如何抗衡?
即便能够抗衡,那也是少数权贵烧炭取暖的特权!
但是,倘若李祺这自制的蜂窝煤,价格很便宜呢?
便宜到寻常百姓都买得起用得上呢?
那这可就是真正造福天下万民的好事啊!
冬天吃火锅。
这是人生一大幸事。
可惜这个年代没有辣椒。
这时候辣椒还在南美洲哪个山沟里窝着呢,得到大明中后期才传进来了。
好在没有辣椒,还有茱萸,这茱萸就是辣椒替代品,具有独特的辣味,且比辣椒更为正宗,无呛人之感。
李祺用花椒、姜、茱萸这些调味品,给每个人都调制好了酱料。
老朱陛下那是无肉不欢,肚子早就咕咕叫了,所以也不在乎什么帝王威严,伸手就夹了一筷子羊肉,摁在滚汤里涮了几下便捞出,放在碗里蘸着酱料打了个滚,便放入口中,烫的直吸凉气,心里却是大呼过瘾。
李祺见状识趣地倒上一碗美酒,老朱陛下一饮而尽,畅快地大呼小叫。
“爽!”
“这样吃确实爽!”
刘伯温见状也不想破坏气氛,指责老朱像个土匪,而是伸筷子也夹了一片羊肉,有样学样的蘸了酱料,放进嘴里轻轻一咬……唔,差点把舌头烫掉了!
可是羊肉的鲜美,酱料的辛辣,构成了一种完美的味觉!
刘伯温吹了几口凉气,迫不及待的放进嘴里,细细咀嚼。
然后眼眸大亮,赞道:“果真美味!”
说完之后却发现无人附和,环目一扫,众人甩开膀子夹菜吃肉,吃得大汗淋漓,哪里有功夫理他?
“这饭吃得痛快!”
老朱哈哈一笑,也放开了帝王的威严,一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