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也是古代,比如唐朝人均耕地达到15-40亩的情况下,还吃不饱饭的原因。
古代缺乏现代化机械,耕牛也缺,所以一个壮劳力能耕种20亩地已经是极限了。这种极限下的劳作,很累,导致很多壮劳力劳累过度致死。否则的话,就是一亩地产一百斤粮食,也够吃,不会饿死。要知道2018年,天朝人均粮食占有量才九百多斤。
古人要是一户一百亩地都种的话,就是平均亩产100斤,那也是上万斤粮食,唐初一户人平均为4口,人均粮食2500斤,怎么会挨饿。原因很简单,就是绝大部分的田地分到人手中,其实也是荒芜状态。
唐代粮食的亩产,是按种植粮食的田地算的,如果把荒田都算在平均里面,那么唐朝粮食亩产可能是只有二十斤。
古代劣田产量才几十斤粮食,倒腾半天,交了赋税,再出去种子等等,搞不好还要赔钱。而大唐初期,贞观十三年的时候,全国土地6亿多亩,人口304万户,才1235万左右。这分到手的良田还种不过来,谁还有精力种中田,劣田?
不过,有超级营养液在手,良田,劣田对李蘅来说基本都是不一样的。李蘅笑道:“不妨事,我都要了!田地加宅地,一起是八千六百五十八两银子,钱都在这。烦请五叔,请族老们来见证一下,我们把地契签了。另外还请五叔留意着,以后再有田地我都买。”
“行!”人家有钱任性,李直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至于说村子里怎么有这么多地?倒是让李蘅吃了一惊。21世纪,一个村子的范围不过周围两三里,几百亩地大小,这古代村子可真大。
但是,仔细一想也对,始皇设立郡县制的时候,天下就七百多个县,21世纪市都几百个了。换算一下的话,古代一个县有现代半个市大小。
唐初人口一千两百多万,现在十二亿,人口比现代少了百倍。自然是人少地广,一个村的耕地范围比现代大百倍,范围十里以上。
李家庄子七十八户人家,按照唐朝初期均田,一户百亩地的话,就是7800亩地,加上荒地,山地,范围超过万亩很正常。
很快李直就把六位族老请来,在他们的见证下,李蘅交了银子,拿到了地契。为了表示感谢,每位族老,李蘅都送了四斤肉,让六位族老很高兴。
并且李蘅还请村长和族老及他们的家人,到家中吃了顿饭。饭菜很丰盛,有肉,有鱼,还有鸡,荤菜很多,这样的席面,在村里人办婚宴的时候都吃不上。众人吃的很高兴,李蘅与村长和族老们的关系又近了不少。
古代,下到乡村这种级别的地域,有时不仅仅讲国法,还要讲族规。所以和村长族老们搞好关系以后能少不少麻烦,也能办不少事,李蘅自然不会吝啬这点投入。
吃饭的时候,李蘅还把杜二娘和圆圆叫来。说是让她们帮忙,最后留下来和众多女眷们一起吃饭。一来是让母女俩吃顿好的;二来是让母女俩在村长族老们看看。
这些人都是人精,不需要李蘅多说什么。他们心里也会有几分明白,以后会对孤儿寡母的多照顾些。这就是李蘅的目的!
送走了众人,李蘅交代姐姐李玉莲,明天组织人,把这些新买的地翻了,拾捯拾捯,趁着季节气候合适,都赶紧播种上水稻,正好可以和家里原来的60亩田地差不了几天成熟。
晚上,李蘅回到空间,空间里的时间流速是现实二十倍。李蘅来的这个世界已经十多天了,空间中已经二百多天。粮食已经熟了一茬,有超级营养液促进生长,新种下的水稻都已经抽穗了,这还是李蘅用的是1:100的稀释营养液,不然更快。这一切都有机器人负责收割,播种,打理....,也不需要李蘅多操心。
李蘅的计划中,以后空间中的这些地,种植的作物都用1:100的稀释液浇灌。一来是想对比一下和普通作物,以及稀释10000倍营养液的作物的区别。二来以后这些是走高端路线的产品,或者自用。
至于1:10稀释的液体,基本上用不起,以后有机会找一小块地,少量种植到可以。
不仅仅是粮食收获了,蔬菜也收获了。
李蘅无意间打开蔬菜大棚的存储空间,发现各种蔬菜,瓜果都堆了很多。
这让李蘅很疑惑,西瓜的从播种到果实成熟需要大约80-120天,亩产3000-4000斤左右,高产的可以到达6000多斤。
而李蘅开启果蔬区才两天,空间中也应该只有40天。使用了1:100的稀释超级营养液灌溉,可以将生长周期缩短至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