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9章 西北大捷
大明崇祯七年,三月初一。°$完:?¢本×神3¥}站¨|! $已¢发~,£布3>=最[?新#章÷?节?
朱由检看着手里的条陈,头也不抬的对温体仁道:“这个陈士奇几年多大了?”
“回陛下,陈士奇生于万历十五年,今年已经五十有六。”
回答这个问题的是吏部尚书周应秋。
朱由检皱眉道:“五十六,已近花甲,这个年岁再去安南烟瘴之地,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温体仁赶在周应秋前面开口道:“陛下,陈弓甫年轻时曾习练武事,身体很是健壮,且近岁一直在广西担任提学官,对西南还算适应。”
“此人精通兵法,胸有韬略,如果让其前往安南的话,可以更好的协助惠安伯绥靖地方。”
朱由检眉头一挑,进士出身,身体不错,精通兵法,还在广西担任提学官。
这样的人才,如果担任交趾布政司布政使的话,倒真是合适。
“既如此,那就依卿等所言,命其前往交趾布政司任右布政使。”
听朱由检这么说,周应秋和温体仁两人,皆是松了口气。
这个陈士奇幼时家境贫寒,在朝中无甚根基,当初科举时的两位主考官,现在也都不在人世。
这样一位不属于任何一方势力的官员,正是朝中各方争斗之后的产物。/r+u\w!e+n¢.·n+e,t′
而朱由检呢?也早在温体仁二人来之前,就接到了东厂的密报,对这个陈士奇也很是满意。
身后没有任何的势力,但又被各方所接受,这样的人前往交趾,那是再合适不过。
右布政使的人选确定后,朱由检对按察使王域也没有任何的意见。
和陈士奇一样,这个王域在朝中也没什么背景,但却资历足够,吏部的考满也是称职,温体仁他们倒也没有胡来。
将手里的条陈放下,朱由检看向温体仁道:“内阁即刻拟旨吧,命二人不必进京,尽快前往升龙赴任。”
温体仁躬身道:“臣遵旨。”
“对了,甘肃左右布政使林日烺和杨汝征二人,还没进京吗?”
这回温体仁没有开口,而是看向了周应秋。
自己该说的都已经说了,关于林日烺和杨汝征进京的事,就该周应秋这个吏部尚书来答复了。
“回陛下,朝廷的旨意早就发出去了,想来用不了多久,二人就可以抵达京城。”
朱由检微微颔首道:“二人进京后,尽快让其入宫,朕有些话要交代。”
“臣遵旨。”
周应秋躬身应道。
朱由检端起桌案上的茶盏,轻抿一口后,又对温体仁道:“首辅,今天是三月初一,再有十四天就是殿试之日,朝廷要早做准备。?x/i?n.k?s·w+.?c?o·m\”
“臣遵旨。”
“好,今日就到这里,卿等退下吧。”
“臣等告退。”
等两人离开后,一旁伺候的方正化躬身道:“皇爷,殿试结束后,是不是立即举行武举?”
“武举放在九月份吧,不要都集中在开春儿。”
“那臣去知会兵部和五府。”
“嗯。”
朱由检点了点头,重新拿起桌上的一份奏本看了起来。
只是,还不等其静下心来,通政使韩范就提着袍子,一路小跑的来到了暖阁。
人还未到,声音就已传来进来。
“大捷!大捷!西北大捷!”
朱由检猛地抬起头。
“谁在外面?”
“臣,通政司韩范,参见陛下!”
随着这道声音,一身绯袍的韩范就已经快步走了进来。
不等朱由检说话,韩范就用很是激动的语气道:“陛下,大喜,洪承畴于委鲁姆大破瓦剌,杀敌近万,缴获无算,生擒奴酋图鲁拜琥。”
说着,韩范将手里的木匣,双手呈递给了方正化。
方正化已没有耽搁,直接从中取出一份奏本,将之递给了朱由。
接过奏本后,朱由检一边翻看,一边对方正化道:“宣内阁、五府诸臣觐见。”
“是,皇爷。”
温体仁和周应秋两人,还没回到文华殿,就不得不又转身回到了乾清宫。
“首辅、周卿,你二人先看看。”
朱由检将奏本递给两人后,满脸堆笑道:“洪承畴这一仗打得不错, 竟然能够想到借助雪崩,将敌人困在山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