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修了。
清明第二天,大丫姐婆婆潘氏托人来村里给武婶子家带话,说是让全平叔跟武婶子抽个时间把大丫姐赶紧接回来。
听了传话人的消息后,全平叔跟武婶子心领神会的互相看了一眼,但是夫妇两个并没有着急去把女儿接回来,反而跟传话的人说,他们夫妻想明白了,女儿嫁出去就是泼出去的水,接不接回来无所谓。
传话的人没想到是这么个情况,当即傻了眼。
于是乎又多嘴问了一句,问武婶子去年不是很着急要把大丫接回娘家来么,怎么今年婆家同意了武婶子反而不着急了。
武婶子直接就戏精上身,拉着带话那人的手,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了好多,大意就是去年年底着急着急挣钱接了绣坊一个大单结果搞砸了。
不光没挣到银子不说,还要倒欠绣坊一大笔银子,这会儿家里都要揭不开锅了,哪里还有心思管大女儿的死活哦。
甚至武婶子还放话,女儿就养在婆家算了,回来也是跟着一块受罪不值当,在婆家养着不饿死就行。
来传话的人是大丫大嫂秦氏的亲娘马氏,说起来跟武婶子家也算是亲戚。
马氏娘家就在大圩村,这不,这会儿趁着清明回村里给自家爹娘上坟。
秦氏知道自家老娘要回娘家,所以就跟婆婆潘氏在家合计,让自己老娘趁着清明回娘家给外祖父上坟的时候,顺便到大丫家带个话,让武婶子家赶紧把女儿接回去。
毕竟这种事不光彩叫外人去说总归不好,潘氏一听,当即就觉得马氏这个亲家母在中间传话最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