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天后,孙权终于收到了宛陵的战报,是周瑜的亲笔信。他忐忑不安地打开信看了起来,周瑜在信中写明了战败的过程。对于孙权来讲,这无疑是一个噩耗,然而这次他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情绪,没有晕倒。
在这封信中,周瑜坦诚是自己派蒋钦率五千军追击庐江军,大军不慎中计,被庐江军伏击而全军覆没。而后庐江军又趁势攻破芜湖港,整个战场形势被逆转,战局对江东军十分不利。
周瑜并没有在信中说是蒋钦不慎中计,只是自责自己没有看穿庐江军的阴谋,导致大败,把责任揽了过来。
孙权看完之后,便把信给了张昭,自己在屋内走来走去的,来回踱着步,他的心情非常烦燥。他越走越快,越来越压不住心中的怒火。
“仲兄这仗是怎么打的?双方兵力相当,我军采取守势,庐江军远道而来,粮道难以为继,我军只要坚守不出,便能退庐江之兵,如何会吃了败仗?”
张昭看出孙权对周瑜有些不满,便劝道:“此战错不在公瑾,皆因蒋钦贪功心切造成的,必是蒋钦贪功心切,违背公瑾之命,致使兵败,形势逆转,庐江军又孤注一掷,攻打芜湖水寨。”虽然周瑜在信中揽下责任,但张昭一眼便看出关键所在。
“张公是说战败是蒋公奕造成的?”
“正是,公瑾久经沙场,固守又是他提出的战略,陈飚撤兵,他乐观其成,又如何会贪功冒进?想来是蒋钦请求出战,公瑾才会同意。”
“丹阳郡西部地形复杂,不宜深入,公瑾自然明白其理,他既然允许蒋钦出兵,自然也会嘱咐蒋钦不能久追,要适可而止。多半是蒋钦急于立功,违抗命令,深入追击,才中了陈飚的埋伏,结果全军覆没。”张昭不在场,却能猜出大体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