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曹宁宁做起面食来不是那么的得心应手,一家人还是吃的肚圆。
“嫂子,真没想到你还会做面食哩。”
“不像娘,就算舍得买白面回来,顶多就是给我们做个疙瘩汤吃。”
说完燕子还偷偷看了一眼正在刷锅的林氏,压低声音:
“上回那个面疙瘩外面是熟了,里面还是生的,吃完全家人好几天都拉不出来。”
燕子即使压低声音,可惜嗓门还是很大,林氏到底听到了。
“死妮子,说话没个姑娘样子,拉屎拉尿天天挂在嘴边,我看你以后能嫁的出去才怪。”
“多跟你嫂子后头学学,讲话声音温柔又好听,还......”
林氏一时忘记儿媳妇之前跟自己说的那个词儿叫什么来着,曹宁宁倚靠在桌子边听母女二人说笑。
“娘~~。”
燕子嘟囔了一声;“我嫂子有哪里不好的,说话又好听,人也好看,还能干。”
“对对对,没有哪里不好的。”
林氏把刷锅水舀了出来,心底乐开了花,她家这是做了什么好事,能叫二儿子娶到这么好的媳妇,想着想着嘴里难得哼起小曲来。
燕子自然的找了个水桶接过刷锅水,准备攒起来第二天浇地或者喂喂鸡。
“俺可不要嫁什么人,嫁人有什么好的,我就要一辈子在家里,在家吃我嫂子做的面条。”
燕子说起面条,还是一脸的意犹未尽。
曹宁宁和林氏都被燕子的话逗的哈哈大笑。
南春国雨水丰沛,气温适宜,普遍种植水稻多一点。
像小麦只有偏北一些的村子里会种植,所以基本上大家都不是很会做面食。
可能就是物以稀为贵,大家普遍对面食做出来的吃食的喜爱度还是很高的。
曹宁宁也发现了这点,或许以后等她手艺精湛了,可以做面食生意也说不定。
只是眼下地里活太多,暂且也顾不上这个。
第二日,王氏在全家人惊诧的目光下,挎着小篮子抱着大宝准备回娘家。
今天地里要播种,老四跟闻老头要下地,所以只有王氏一个人回娘家。
“你们都这么看着做什么?”
院子里的王氏穿着从曹宁宁那里借来的藕粉色裙子,整个人都在闪闪发黑!!!
老四提着稻种,看到王氏这个模样出门忍不住后退几步。
思索了半天,他还是把心里的话讲出来。
“凤梅啊。”
凤梅是王氏的名字。
“你要不还是去重新换一件衣裳吧。”
“咋了,我这衣服咋了。”
王氏咋咋呼呼,扭着身子,低头左看看右看看。
“这不好的很么,为什么要换。”
老四原本还想说什么,到底还是没说出口,摇摇头转身下地去了。
大宝被王氏抱在怀里,看着他娘,瘪着嘴好像下一秒就要哭出来了。
“四嫂,你嘴巴怎么了,怎么那么红!?”
燕子刚从茅房出来,看到王氏的嘴巴不知道涂了什么,红的跟吃了小孩子,怪不得大宝见了他娘要哭。
王氏脸上闪过一丝丝尴尬,语气不耐烦道:
“去去去,你个小丫头懂什么。”
原来王氏为了今天回娘家,特意把当年成亲时候买的一盒子唇脂也翻出来抿嘴上了。
只是时间太久,唇脂也都粘成一块块的,王氏下手太重,翻车了。
“得,我是不懂,但我不吃小孩。”
燕子白了她嫂子一眼,伸手去抱要往她怀里钻的大宝。
林氏这会儿从房间里给王氏拿了十个鸡蛋,半斤白面,半斤白米,还有一捆蕨菜干。
全都装在篮子里,叫王氏一会带上。
“老四媳妇,这东西我给你放篮子里,等下你回娘家记得带回去给你爹娘。”
王氏一听到要带东西回去,立马眼放精光凑到林氏跟前:
“娘,我想能不能在带只母鸡回去。”
“我的亲娘哎,你嘴巴上涂的什么鬼东西。”
林氏被突然凑过来的四儿媳吓了一跳,没好气的翻着白眼:
“赶紧去把你那嘴巴洗干净了,还有,你这个衣服穿着不觉得脖子勒的慌么。”
王氏比曹宁宁身形要胖不少,曹宁宁身形娇小,只有一米六三,体重也就才刚过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