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门声,竟觉得很舒服。正发呆的当,车门吱呀开了,一个白色的身影上车了,静书发呆的空,往车门一瞟。咦怎么又是他。又是那个白衣少年。白衣少年上车后往车里巡视了一遭,看到了静书,笑呵呵走过来,“好巧”。静书礼貌的回答“是”。两人就这样在车上开始攀谈。
通过对话,静书了解到男孩叫阳光,这几天刚从南方过来,正在找工作。和朋友住在离静书家两站地的一个小区。出门都是靠这路公交车,所以碰到也不稀奇。俩人由于都是经历同一个时期也就不拘束了,静书本身也不是那小气的人,虽然不看好帅哥,但是人敬你一尺,咱就得把这一丈还回去。很快俩人就熟络的交流着找工作的经验。还有阳光对这个城市一点也不熟悉,静书就有问必答给他介绍了一些。毕竟相对于阳光,静书在这个城市已经四年了。
俩人就这样一路闲聊,很快到了下车的地。静书大方的说,我下车了,下次遇到再聊。阳光马上说,我也从这下车。俩人一同下车,在车上还感觉不到,下车俩人站到一块。静书那一米六的个子,立马显现出劣势。在阳光那高出两头的大个子下趁得小巧玲珑。阳光还是笑呵呵的说,“聊了一路也不知你叫啥,能互相加个微信吗,正好我刚来这个城市,增加个朋友”。看着阳光那一脸真诚的样子,静书马上露出长辈似和蔼(不知咋应对就让自己长个辈,好让自己处于安全的境地)的给了应答“李静书,这是我电话你加一下吧”。阳光立马跟上“好”。
俩人交换了下信息,一个往东去面试,一个往西去书店,分道扬镳,各自忙自己的事。这是一段时间来静书过的最惬意的一天,因为最大的压力消失了。
回到家还早,静书窝在床上看书。静书人如其名,是个很安静的人,最喜欢的也是书。静书正沉浸在新书的情节中,手机微信的响声把她从书的情节中拽出来,瞥了一眼手机。是阳光,“到家了吗,方便咨询点问题吗?”静书手指点了点回了句“早回了,方便,啥事?”
“附近有旧货市场吗?”阳光新发了一条。静书稍作思考,“有,就在三环边上。你还坐早上的公交车,向东坐两站地就到了。下车打听一下就行”。随后又补了句,“放心这个城市的人很好的,不会瞎指路,要是实在找不到,给我打电话,我离那不远。”发完这句,静书后悔了,怎么有种……算了随他去吧。
过了没一会,手机又响起“你方便不方便,陪我一起去?”阳光的微信又到了。静书爽朗的回了句“可以”。两人约定了时间,下午在三环站牌碰头,一块去旧货市场。
下午静书在约定的地方很快见到了阳光,他早来了,应该是等一会了。俩人步行去了旧货市场。
市场很大,阳光把要置办的东西列了一个清单。俩人就一边转,一边闲聊。阳光总是笑意盈盈的说着最温和的话,“你知道吗,除了批发市场,我最喜欢的就是旧货市场,总觉得能淘到宝贝。这些有温度的旧物,比那些崭新的更有生活的印迹。”
“你是学历史的吗,说的话和你年龄一点不符”,静书回了句。俩人又从这句话开始年龄的探讨,原来俩人一般大,都22,只不过一头一尾。阳光出生在那一年的春天,静书出生在那一年的冬天。
俩人在旧货市场转了好半天,阳光一边走,一边温和的介绍着他买的各种物品。干什么用。像博物馆的讲解员一样。静书静静的听着,觉得同样的年龄,自己好像幼儿园毕业的呢。
回来时,阳光要请静书吃饭。静书推了,说回家有事。阳光只好打的送静书回家,然后再回自己的住处。
静书到家,李凡已经回来了。俩人一块做饭,吃饭,闲聊。然后各回各屋休息。躺床上后,静书想着明天工作应如何应对,后来越想越乱,最后自己给自己打气,不想了,随他去吧,兵来将挡,水来土囤。没一会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静书起的特别早,好好收拾了一番,很早就出门了,生怕迟到了。出门早,一路顺畅,到单位还早。等人力资源部上班,给安排具体工作。由于专业对口的没有合适的岗位,被安排在财务部做内勤。财务部很忙,正好缺人手,书书呢正好在大学期间考过会计证。这份工作做起来也是得心应手。工作安排的也算合适。
财务部负责人是位个子小的大哥,姓孙,看着很有学问,但是不戴眼镜。他负责会计工作。还有一个大姐是出纳,打扮的其貌不扬。扔在人群中找不出来的那种。静书的工作是辅助大叔做财务核算。工作很简单。大叔和大姐都很和蔼,一看都很好相处。
大叔